东北网7月13日电 大同区双榆树乡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全力实施工业强乡、特色富民战略,工农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培育壮大农村经济的“增长极”,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前些年,双榆树乡以传统种植农业为主,无法实现富民强乡。由于紧靠新华电厂,电厂大量废弃物粉煤灰可以开发生产墙体节能建材等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利用产业优势,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乡党委一班人达成共识。党委书记挂帅带领班子成员千方百计找项目,千辛万苦跑项目,千难万难求项目,在规划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全方位招商引资等方面下足了工夫。短短半年多时间,就吸引了东华新型墙体材料公司、巳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先后入驻。
随着新华建材工业园的拔地而起,双榆无工业的历史彻底改写。园区总规划面积500万平方米,在原有4家企业基础上,新入驻开工建设的4家企业总投资9000万元,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额10500万元、利税2470万元,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600余人。
双榆树乡棚室生产也实现了“零突破”:新华棚室小区今年新建棚室150栋,以品种优、效益高的美国提子为主。新华村农民王志刚说:“我这4栋大棚4亩地的美国提子,论收入100亩大田也赶不上啊!况且乡里还给补贴,咋不干?”原来,区政府每栋棚室补贴2000元,乡里每栋棚室再补贴2000元,还给免费打井、上电、铺路,农民棚室生产积极性自然“节节高”。
随着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农业在双榆“开花结果”,瓜菜、谷子、中药材等高效作物发展到2.6万亩。尤其是畅销省内市场的“双榆小米”,每年纯绿色、高品质谷子种植面积都在万亩左右,达到国家有机食品标准,叫响了农产品品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土地真正变成了“聚宝盆”,农民腰包更是越揣越鼓。
种植业特色凸现,养殖业毫不示弱。奶牛贴息政策让农民尝了甜头,不到两年时间全乡奶牛存栏440多头。为解决卖奶难问题,他们以新华村三合屯为试点,引进了一名千头奶牛养殖大户,投资近50万元建设机械化榨奶站,有效提高了奶质和奶价,让农民得到更大实惠。难怪奶牛户都喜滋滋地合不拢嘴:这下,家门口就能轻松点票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