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6日电 近日,伊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群众举报,与伊春公安分局治安大队联合端掉了一个生产假冒啤酒的地下黑窝点。
5日8时30分许,伊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接到群众举报:“在市中心区‘5·23’大坝附近,有一个黑加工点,该加工窝点正在加工啤酒。”
接到举报电话后,执法人员迅速赶往现场。黑加工窝点地处“5·23”大坝一车库内,较为隐蔽。执法人员经过简单商量之后,将该黑窝点团团包围,封锁所有通道,以防制假者闻声逃窜。
一切准备就绪后,执法人员一起冲入加工现场,进行突击检查。在车库内,执法人员发现了正在生产假冒啤酒的加工车间。该车间在一个2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生产设备、原材料和成品啤酒混放在一起,5名工人?穴3女2男?雪正在紧张地将当地产的啤酒灌装到喜力、百威、科罗娜等品牌啤酒瓶中。
经现场突击检查,执法人员发现生产车间内没有采取任何卫生防疫措施,5名工人穿着各式衣服,有的人还穿着拖鞋和短裤在灌装啤酒。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也十分简单,他们将当地产的啤酒开启后,灌入洗刷好的喜力、百威、科罗娜等品牌啤酒瓶中,用压盖机压好伪造的瓶盖,再放入热水槽内检查一下是否漏气。就这样,喜力、百威、科罗娜等品牌啤酒就“生产”出来了。
根据分工,执法人员很快控制了5名加工假酒人员。但这5人均表示,他们不知情,是受雇于人、帮助干活的。至于受何人所雇,他们却说不清楚。
执法人员随即展开调查,并以房主为突破口,反复做房主的思想工作。在房主的帮助下,终于在该车库的右侧将藏匿在那里的制假者抓获。原来,制假者王某始终在现场指挥加工假冒啤酒,当执法人员冲进检查时,制假者见势不妙,躲藏到加工车间右侧堆放的塑钢窗内,以求自保,没想到还是没能逃避抓捕。
经过调查核实,该厂没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等相应的证件。在生产现场,执法人员查获假冒喜力、百威、科罗娜啤酒88箱,共计2112瓶;查获制假原料76箱,喜力、百威、科罗娜等啤酒瓶12840个。
据悉,伊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在继续追查已经销售出的假冒啤酒的流向,并与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彻底消除此假冒啤酒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