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9日电 经历了三次高考后,年仅15岁的徐帅今年圆了大学梦。高中三年的课程大半靠在家自学,这样的经历在很多人眼里有些“另类”,但在父亲徐广惠的“教育方程式”中,这无疑是在徐帅9年的学习生涯中画上了一个等号。
在刚刚得知徐帅以658分的成绩被哈工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后,一直自信的徐广惠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也让他更加坦然地面对身边的一切非议。因为徐帅说:我喜欢这样的生活。采访中,记者面前的父子二人默契、满足又自信,对话中,透露着一种收获的喜悦。
三次上考场———最“无奈”的选择
徐广惠毕业于师范学校,在亲戚朋友眼中,应该是一个规规矩矩安排自己孩子的人,但他却恰恰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从上小学起,徐帅就一路“马不停蹄”———比正常孩子早上一年学,小学上了四年,初中上了三年,当他进入高中时,足足比同学们小了3岁。
“所有人都说我在‘拔苗助长’,其实我就是为了让孩子在应试教育中获得最好的结果。”徐广惠说,前两次考试他为孩子报考了中科大的少年班,但自己丝毫没有给孩子施加压力,只是让他去考场上“练练兵”。儿子的经历和录取结果也验证了徐广惠这个理由,徐帅说,有了前两次经验,今年自己在考试时很轻松,没有一点儿紧张。
少年大学生———最自豪的“设计”
许多人都说,徐广惠这样的做法剥夺了孩子许多的快乐和应有的生活。徐广惠认为,自己为孩子设计的每一步,都是在看到孩子身上还有许多可以挖掘的潜力,而且每一个决定都是被孩子和孩子母亲认同的,虽然身边有些人不理解。
采访中,徐帅不时流露出一种超出年龄的成熟。虽然高中大部分学习全是在家里完成,但他还是很喜欢在学校里和同学在一起探讨问题、参加课外活动时的氛围。面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徐帅像所有孩子一样,充满了兴趣和向往。
谈起儿子的这一切,徐广惠充满自豪。在他眼中,这9年里儿子所走的每一步,都验证了自己的决定。
与同学相处———最牵挂的小事
徐帅是哈市第73中的考生,但他真正在这所学校学习的时间不足50天。高中三年,徐帅也只上了一年多,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自学。该怎样与大自己三四岁的同学相处,成了徐广惠最牵挂的事,但在徐帅那里,这根本就是一件小事。徐帅喜欢看足球,喜欢听歌,周杰伦、林俊杰的歌都是他喜欢的,他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这些,都与他的同学没有什么区别。
徐广惠说,一年多以前,儿子还经常和自己有争执,他总能感到儿子想和同学靠近,又觉得差距很大。但现在,这种距离已经越来越小,他也能明显感觉到儿子的成熟。
现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在徐帅和父亲眼中都好像一个新的挑战,父子二人也依旧是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