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0日电 最近,“拼车”上下班的方式在哈尔滨市悄然流行起来。这种新型的上下班方式,使得上班族仅花相当于打车1/5的费用,享受每天坐轿车上下班的便利。然而,交管部门却指出,有的“拼车”行为是违法的。
在某机关工作的孟女士家住黄河路,单位在友谊路,她若是坐出租车上下班每天大约需要花费40元左右,要是乘坐公交车,她要提前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出门,这两种上班方式都不理想。与孟女士一样,她们单位还有3名女同事家住南岗开发区附近,几个人决定“拼车”上下班。经熟人介绍,她们结识了一位出租车司机,双方谈定每月车费800元,车主每天早上到4位女士家、晚上到其单位接送她们上下班。出租车司机对这个活儿也很满意,他说:“从我的角度看,得到了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从乘客的角度讲,花不多的钱解决了上下班的难题。物有所值。”
虽然“拼车”上下班受到不少市民追捧,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一些私家车充当营运车,不仅对出租车行业是一个冲击,抢了出租车的饭碗,也搅乱了营运秩序。另外,拼车族与车主都没有签定相关的合同,一旦出了交通事故难以解决。
记者从交管部门获悉,小区邻居、单位同事等熟人之间的“拼”出租车的行为应该称为“合乘”,在打表的前提下,属于合法行为。而私家车用于“拼车”是没有营运资格的经营行为,属于客运部门打击范围的“非法营运”。
有业内人士认为,“拼车族”的大量出现,说明市场有需求,它解决了上下班高峰时段市民乘车难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减少个人支出,节约能源,应该提倡。但是,为避免出现意外,相关部门应该对此进行必要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