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0日电(记者张丹 付巍 摄像/邵奇) 暑假来临,许多学生利用假期打工,一来提早接触社会、锻炼能力,二来通过自己的劳动挣些收入。然而,由于学生们平时与社会接触少,社会经验缺乏,安全意识淡薄,因而在假期打工时,很容易上当受骗。
黑龙江省技术学院的小赵,7月3日在手递手报纸上看到一则招聘营业员的信息。小赵便前往道外区北十四道街的鑫兴商行,在交纳了160元的上岗费用之后,该公司又让小赵到大方里小区的另一个办公地点办理工作手续。小赵到达该处时,又被要求另交办工作卡等费用60元。并通知要回去“等消息”。等了半个月仍没有接到安排工作的通知,小赵才发现上当了。
7月19日下午,记者按照小赵提供的地址,来到道外区北十四道街的鑫兴商行。记者自称大学生,表示希望找一份营业员的工作。一个中年男子询问了记者学校、专业、特长等几个基本问题后,提出交160元就可以登记了。记者询问这是什么费用,男子表示这是办理上岗证的费用,工作之后由单位报销。记者表示担心他们是骗子,要求先看该公司的执照再交钱。男子称执照在老板处,要求记者先交钱,过两天等老板回来再出示执照。
据哈尔滨劳动督察大队工作人员介绍,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成为黑中介骗钱的对象。这些黑中介往往虚构用人单位,先以招聘打字员等职位并许以高薪引大学生上钩,在收取信息费、建档费、体检费甚至服装费等后,就撒手不管,或被告知高薪岗位已满员。大学生拿着信息单,要么找不着用人单位,要么上岗几天就被辞退,此前交纳的所有费用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打了水漂。
劳动部门提醒,大学生在找工前最好先上网查看一些有关找工的信息,很多网友都整理了一些如何防止受骗的招数,有的还列出了一些“黑中介”名单。同时大学生要注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以下几招在找工作时比较实用。
1.委托中介机构介绍前,应先查看其是否有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劳动人事等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原件,办公地址是否与证件一致。
2.有些骗子公司不以中介的面目出现,而以“公司人事部”等方式收取求职者钱财,再把求职者推到另外一个地方连续行骗,大学生在遇到打着“长年招聘”、“高薪急聘”幌子的岗位,或一问三不知、急于收钱的单位,就一定要提高警惕。
3.按照规定,招工是不能收取押金等费用的,暑期兼职也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如果遇到对方收钱,一定要问清楚这笔钱到底是什么费用,不合理的坚决不交。
4.应聘成功后,应与兼职单位签订劳务合同,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权益,明确具体工作时间、工资数额、工资支付时间及方式等,以防节外生枝。
5.如果真的被对方收取了“押金”等费用,那一定要让对方开具字据,不然即使举报到劳动部门,因为证据问题执法部门也难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