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时50分,记者来到道里区抚顺街与安发桥交口处,途经安发桥两侧的车辆一直络绎不绝。17路、22路、25路、78路、86路、89路等10条公交线路在抚顺街设立了站台,不同线路的公交车进站时经常会拥堵在一起。记者注意到,除了上下公交车的乘客之外,来往于安发桥两侧的行人更是川流不息。刚设立一个多月的新型隔离带被大面积破坏,形成了5个大小不一的“豁口”,行人纷纷从这些“豁口”处穿越安发桥。
9时55分,一位老人领着一名儿童从抚顺街方向走上安发桥,准备从桥面上穿行过街。在躲过几辆急速行驶的机动车后,行动迟缓的老人竟然带着小孩爬上了桥中央的隔离桩。由于对向桥面上行驶的车辆较多,且车速较快,老人和孩子不得不一起坐到隔离桩上等待,见车少了才牵着孩子向民安街走去。不一会儿,一名中年男子费力地将一辆自行车搬上道路中央的隔离桩。在推着自行车快速跑向街对面时,男子险些被一辆78路公交车撞到。
记者在现场粗略地算了一下,10分钟内穿越安发桥的行人竟然有200多人,其中不乏老年人和儿童。
与众多行人纷纷跨越隔离带的“火爆”场面相比,在距离抚顺街与安发街交口30米远的桥下过街通道却显得非常“冷清”。记者注意到,这个过街通道是抚顺街与安发桥交口200米内惟一的行人过街设施,通道内的人行道宽不足3米,卖玉米和水果的商贩将人行道占据了大半,仅有不到一米距离可供行人行走。记者在此停留了10分钟,发现仅有40余人从过街通道过街。
几天前,一名中年男子因在此路段跨越隔离带而被大货车撞成重伤,目前仍在医院接受救治。在血的教训面前,为什么仍然有这么多行人不走过街通道,而选择跨越隔离带横穿马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