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过多“假面” 花了城市脸——访北京建工学院张路峰博士
2006-07-23 06:05:5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刘泽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3日电 哈尔滨曾经是一座有着浓郁异国风情的北方名城。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开发建设的升温,大量的历史建筑从城市的版图中消失了,很多历史建筑的老照片今天都变成了“遗像”。

  改造不能丢了特色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张路峰博士,曾在哈尔滨生活了整整20年,1999年才离开哈尔滨。此次再回哈尔滨,张路峰感觉到,随着老建筑的减少和新建筑的增加,哈尔滨城市风貌越来越缺乏特色。张路峰说,缺乏特色的城市改造弊病在很多城市都存在,与北京每栋建筑上建个小亭子的做法不同,哈尔滨采用的是“化妆术”,试图通过“整容”来挽回逝去的风韵,哈尔滨正上演着一场城市建筑的“假面舞会”。

  在参观了刚刚改造完的太阳岛后,张路峰十分惋惜地说,如今的太阳岛太过于人工雕琢,已完全变成了一个仅供游客旅游观光的主题公园,少了以往小桥流水、露天野炊、岸边垂钓的野趣。

  整容不当就是毁容

  有着百年历史的果戈里大街是哈尔滨市中心的一条主要商业街,著名的秋林公司就坐落在这条大街上。这些历史的印记,一直深藏在张路峰的记忆里。张路峰说,20几年前的哈尔滨,俄罗斯的、英国的、日本的建筑风格在这里还都能找得到。虽然果戈里大街的建筑风格多样,建筑形态各异,甚至有些杂乱,但却忠实地记录了哈尔滨各个时代的发展与变迁。然而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这条街被彻底地“整治”了一番,所有建筑的沿街立面都被“化了妆”、“整了形”,统一成了欧式风格,变成“俄罗斯风情一条街”。

  张路峰认为城市像这样被“整容”是很危险的,完全违背了历史的连续性。他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一个城市的一条街道的建筑统一改造成一个模样,就像是人的整容一样,整容不当就是毁容。

  城市设计只简单地从概念出发,只注重表面的形象和效果,要么克隆国外的建筑,要么提倡复古,表面看起来楼高了、现代了,而实际上是越来越缺少文化底蕴。千楼一面,特色尽失。

  改造城市要有自信

  张路峰说,城市发展在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像哈尔滨这座有着沉甸甸历史记忆的城市,其发展根本不需要主题,需要的是自信,需要的是续写新的篇章,而不是改写前人的手稿。

  如果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总是像“橡皮擦”那样,后一个模仿前一个,那么这座城市永远会是一个没有历史厚度的城市,是一座“假面城市”。

  哈尔滨这座城市不再需要追求什么“东方小巴黎”风格,因为城市的风格和人的性格一样是内在品质,不是凭“化妆术”捏造出来的,也不是用“欧陆风情”能概括得了的,需要的是挖掘利用城市自身的优势资源,加强对城市地域性建筑特征的研究,重新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

  对于哈尔滨那些尚未改造的城市老建筑,要尽量抢救和保护,再不可千篇一律地对其进行改造了。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