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齐齐哈尔市唐山大地震幸存者葛占东讲述地震经历
2006-07-27 16:14:44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7日电 题:齐齐哈尔市唐山大地震幸存者葛占东讲述地震经历

    周长风

  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在唐山抗震纪念碑上有这么一段碑文:“唐山乃冀东一工业重镇,不幸于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发生强烈地震……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突然,地光闪射,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24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16万多人顿成伤残,7000多家庭断门绝烟。此难使京津披创,全国震惊”。

  时间虽然过了30年,但唐山大地震中涌现出来的那些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救人壮举,仍让齐齐哈尔这市唐山大地震幸存者葛占东记忆犹新。我们再现葛占东在唐山大地震过程中的经历,是希望通过感触他的难忘经历,来唤起人类共同抗击灾难的力量。就让我们跟随葛占东一起,重新将日历翻到1976年的7月28日,把时光倒转至30年前,让历史凝固在凌晨3点42分之后的三天三夜吧。

    首次出差逢大震

  30年前的这次唐山大地震,强度7.8级,震中烈度11度,相当于800吨黄火药在城市底下猛烈爆炸。不幸的不能再不幸的是,震中正是葛占东出差时住的唐山机车车辆厂招待所,幸运的不能再幸运的是,身受重伤的葛占东获救了。

  葛占东,齐铁车辆段工人。1976年,他34岁。正赶上单位电池组大修,需要买些防酸瓷砖。这种瓷砖,唐山陶瓷厂有卖,于是葛占东和曹春林被单位派到唐山买瓷砖。1976年7月27日,葛占东和曹春林已在唐山机车车辆厂招待所住了几天了。事情也办得差不多了,准备第二天就乘火车返回齐市。

  唐山机车车辆厂招待所是三层楼房,100多个房间,葛占东和曹春林住在216房间。同屋的还有绥化车辆段的老韩,绥化车辆段的老胡于27日上午返回绥化。

  7月27日那天非常热,外面还下着雨,是闷热的桑拿天。葛占东出去买了些桃,吃罢晚饭,大家一边吃桃一边聊天,侃了半宿三国,7月28日凌晨一点才睡。

  凌晨3点42分,唐山西北方的天空特别亮,像着了火,空气中传来呜——呜——的巨响。顷刻之间,大地颤抖,铁路扭曲,楼房倒塌,桥梁断裂。当过兵的葛占东觉轻,还以为是重型坦克群路过呢,很快他意识到不对,要到外面看个究竟。手刚摸到门上暗锁,就被一块脱落的墙皮砸到胳膊上。他刚意识到发生了地震,脚下的水泥板便断裂,葛占东一头栽到了楼下。216房间的楼下是116,但116与114之间的墙已在瞬间倒塌,葛占东就这么斜着掉到了116的隔壁114。昏迷了四个小时后,葛占东醒了,只觉右肩锁骨处针扎似的疼,脑袋又沉又涨,他意识到自己的头已被碎砖块砸破,锁骨和肋骨可能骨折了。他挣扎着抬起头,发现自己被残亘断壁夹在当中,只有头部露在外面,幸好自己头上一米左右的地方有两张铁床像帽沿似的横在半空,才侥幸逃过一劫。

  忽然听到有人喊,“哪有人呢,快回答。”他像溺水的人发现救命稻草一样,使出所有的力气呼救。这时,住在106房间的王文林赶了过来。已救出多人的王文林虽已累得筋疲力尽,但还是抡起手锤砸向葛占东身前的墙垛子,因为这是有可能救出葛占东的唯一通道。在砸墙的过程中,余震不断,王文林手震肿了,胳膊震酸了,肩膀被余震震下的碎砖块砸伤,但他依然不放弃,还边砸边安慰葛占东,“你放心,有我在,保证救你出来”。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葛占东得救了。王文林把葛占东安置到楼外安全的空地上,便又和其他人一起投入了救人工作。

    多救一个是一个

  王文林住在106房间,地震的时候,106房间除了掉落一些墙皮、一屋碎砖瓦、窗框窗扇被震落外,屋顶并无大的损坏。那么,为什么招待所100多个房间,只有106房间为何没有塌顶呢?原来,他们住的这个招待所位于此次唐山大地震的震中位置,而106房间恰好是绝对震中,也是这间招待所的中轴线所在。因此,106楼上和两侧房间的倒塌,反倒把106房间挤在当中,房间虽有点七扭八歪,却没有形成致命的倒塌,尤其屋顶虽有破损却没有整体坍塌,正因如此,106房间中的王文林、焦作雨、李元才、胡忠耀只有些轻微小伤,也因此成了抢救其他房客的中坚力量。

  大震刚刚结束,沈阳铁路局的王文林就从瓦砾堆中挺起腰身,向同室的长春客车厂的李元才、铁道兵10师的战士胡忠耀、自己单位的老主任焦作雨高喊,“快跟我来。”王文林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三人在身后紧随,快速撤离了全楼唯一没有塌顶、但已震得龇牙咧嘴的房间。

  踉踉跄跄地跑到楼外安全空地后,回头一瞧,远处有星星点点的火光,招待所和周围的建筑物全都七扭八歪地碎裂倒地。雨时大时小,余震不断。乱糟糟的废墟里,撕心裂肺的呻吟声和绝望无助的呼救声连成一片,令人揪心。四人没时间检查自己的伤势,没工夫顾及余震什么时候再来,迅速扑回了刚逃出来的废墟,呼喊着熟悉的房客名字,他们的想法是多救一个是一个。

  救人一直持续到中午,共救出30人,面对着一大片废墟和一大群伤员,王文林和几个伤势较轻的人出去找食物。没多久,便从一辆脱轨的货车车厢里找到了西瓜、核桃等吃的东西。东西按照重伤员优先、女士优先的原则很快分发下去。一人有难大家帮14点30分,有人找到一辆解放牌汽车,可没人会开。只有一位乌鲁木齐钢厂的房客刚学开车,不敢开。有对这一带比较熟的房客说,离这60公里是丰润县,那里有医院,咱们把车开到那去吧。

  大家很快上车了,重伤员躺着,轻伤员站着。司机刚学开车,不敢快开,再加上车上有伤员,司机就更不敢快开了,满载伤员的汽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缓慢前行,雨点落到身上,冰冷冰冷的。

  到丰润县医院已是17点30分。丰润县医院早已伤员满院,连院子都放满了病床。一大车伤员充满渴望的心,登时凉了半截。这时,两位从通县交通局来丰润县处理交通事故、碰上地震无法赶回的同志过来说要搭一段车。并说北京友谊医院离这不远,可以带他们去那里治病。两位交通局的同志有一位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司机,车开得又快又稳,也熟悉路况。3个多小时,车子就开到了北京友谊医院。

  等他们21点到达友谊医院的时候,医院早就接到了上级通知,“对震伤员,一定要不讲条件,不提困难,来多少收多少,收多少治多少”。友谊医院的病房早就满了,加不下床了,只好在一楼候诊大厅的地上铺满草垫子接待伤员。护士们先帮伤员处理了伤口,还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食物,躺在草垫子上的葛占林和难友们心里热乎乎的,他们边吃边交流获救经过。

  29日下午,齐齐哈尔铁路局的乘务员关文玉,因铁路中断,火车误在北京。听说地震时葛占东在震区,一部分伤员在友谊医院时,他就到北京友谊医院去看望葛占东。可面对被泥和血的混合物包裹着的葛占东,关文玉愣没认出来。

  30日上午,和葛占东同时入伍、时任营长的战友王震德被派到了唐山机车车辆厂招待所负责救援工作。在瓦砾堆中,他发现了葛占林住店登记时押在招待所的工作证。立即集合全营官兵,指着葛占林工作证上的照片说,只要发现了葛占东本人或他的东西立即报告。可几个小时过去了,官兵们什么也没有发现。王震德急了,找来了唐山附近800公里以内的县市所有医院的电话,挨家医院打电话。终于,得知葛占林在北京友谊医院,病情并无大碍时,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随即,他给葛占林邮了一封信,询问了他的伤势,叙述了他在唐山机车车辆厂救援时的情况。

  住了五六天院,齐铁车辆段的工会主席到北京把葛占林接回了齐市。段里的所有领导和干部都到火车站去接葛占林和曹春林,并把他们送到了铁路医院继续接受治疗。

  出院后,唐山大地震的痛苦经历仍让葛占林心存余悸。他家住三楼,一到晚上他就翻天覆地睡不着,怕再发生地震逃不出去。老伴说齐市不在地震带上,不会有地震,他还是不放心,直到半年多之后,这种恐惧感才慢慢消失。不会从那以后,葛占林再没有出过差。去唐山那次出差,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王文林等几位同志因在地震中不顾个人安危抢救了30位难友受到政府表彰,并在全国巡回演讲了一个月。1996年3月31日,王文林因工作关系来到齐市,葛占东和救命恩人彻夜长谈,并合影留念。

  当时的唐山大地震已过去30周年了,30年间,葛占东一直和难友们通信、通电话,互相鼓励着走到了现在。虽然有些难友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们仍能在那场空前的震灾中,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一人有难大家帮的温暖。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