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国内城市规划专家:中央大街比南京路好
2006-07-30 06:19:2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刘 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30日电历时两天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经验座谈会于29日在哈尔滨市落下帷幕。专家们在赞叹冰城建筑特色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同时,结合他们所在城市的经验,对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

  中央大街比南京路好

  上海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伍江说,这次来哈尔滨,印象最深的是中央大街。建筑、街道与人融为一体,和谐完美,单是这种“亲近感”就比南京路好。但现在的中央大街也有些遗憾,就是个别地方没有控制住建高楼,导致一些新建筑与历史遗留下来的老建筑相比,有明显差距,说明建筑设计者对历史文化理解还不够深刻。

  伍江建议,应该多保护那些承载历史文化的老房子,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拆它们。目前上海市提出“建设是发展,保护也是发展”的口号,不再把“建设”和“保护”对立起来。还有,要从严建筑保护立法。上海市已经出台了《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对破坏老建筑的行为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哈尔滨也应该这样做。

  旧城保护要留下完整历史印象

  西安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王西京说,西安和哈尔滨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老建筑上有不少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安拆掉了大片的旧城区老民房,只保留了个别保护建筑。而新建的房子与这些保护建筑相比,显得很不协调。从中得到的教训是,对现有旧城连片的老民房一定要尽可能保护,做到修缮、补型,留下完整的历史印象。

  青岛市城市规划局总工程师展二鹏说,哈尔滨的老建筑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地位,与青岛、大连、上海、天津等城市一样,都有着殖民统治的印象。像哈尔滨旧民房集中的道外区一样,青岛也存在老区与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保护与发展的前提下,妥善保护老城区内有价值的老建筑,对城市文化定位意义深远。

  旧城保护要给城市发展留出空间

  武汉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盛洪涛说,旧城保护要给城市发展留出空间。如果对老建筑实行功能转换,使之在保留建筑外观的前提下,成为别具特色的商业、娱乐中心,既合理利用实现转型,又使城市历史特色得到保留。目前,需要政府出台政策,用市场方式引导开发商开发项目。

  南京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叶斌说,南京市目前正在对存在于旧城区的大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筑进行保护,因为这是南京市的一张潜在的名片。在这些老建筑中,有的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有的与重要历史人物有关。目前,南京市首先是把所有有故事的民国建筑都找出来,然后逐一落实保护起来。这是历史留给城市的宝贵资源,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哈尔滨是全国最早解放的城市,有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老建筑,尤其应该得到保护。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