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31日电(见习记者 黄健)今天是我国农历七夕节,也被人称为是中国的情人节。商家纷纷打出了以“中国情人节”为主题的促销活动,但哈尔滨情侣的热衷程度并不高,远不及过西方情人节火爆。
商家借“七夕”大打促销牌
在哈尔滨友谊路某大型购物超市门前,商家特意挂起了“七夕节送好礼”,“牛郎织女来相会”等促销广告牌。在商场的礼品、巧克力、鲜花等专柜,都有比较明显的七夕节促销的牌子。某商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商场在本月初就早早推出了促销活动方案,还特意为七夕节制作了礼品促销包装。
酒吧、餐馆订座的人与平常基本持平
对于追求时尚的年轻情侣来说,酒吧和咖啡厅无疑是一个有着浪漫情调的好去处。记者走访了哈尔滨果戈里大街4家有一定知名度的酒吧、咖啡厅,结果只有一家咖啡厅有三对青年男女提前两天订座。“虽然我们对七夕节进行了一定准备,但为情人节而预订的顾客的确不多。”某酒吧负责人认为,可能大家还不习惯过中国的情人节。西方情人节已经成为全球性节日,影响面比较广,而中国情人节在人们心中还没有完全被承认。
“七夕玫瑰”身价难与洋节抗衡
中国情人节的到来,玫瑰花本应成为花店里的主角,但商家们并未等到预期中与西方情人节那样应接不暇的销售场面。据一位花店负责人介绍,原本想借“七夕”令鲜花市场火一把,但效果并不理想。
记者在中央大街附近几家客流量较大的大型花店看到,平时每枝1元的玫瑰卖到每枝3元,与2月14日每枝至少10元的价格相比有较大差距。经营者纷纷用情人节贺卡、红纸、中国结“装扮”玫瑰,希望以此突出中国情人节的气氛,但销量仍然不到西方情人节的三成。
年轻人认为“七夕”温度不够热
记者随机对20位年轻人的采访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现在比许多中国传统节日更热闹,很大程度上与宣传氛围有关。一对年轻夫妇对此说,“媒体和商家的渲染炒作对大家所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看到今天的电视和报纸的相关报道,我们根本不知道今天是七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