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日电 近日,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哈尔滨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据悉,该规划包括1800余个建设项目,投放资金961.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9倍。并以实施“北越西扩、南联东优、中兴外联”城市发展方略为重点,打造适宜创业、适宜人居、适宜人全面发展的新哈尔滨。
据了解,《哈尔滨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重点对城市功能和布局实施调整,推进城市重心向新区转移,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城市建设核心部分包括构筑以“一江、三区、五带、六射、十八园”为主体的生态景观框架,打造以三个主题街区、四个物流中心、八个副中心、八个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商贸物流体系,构建七点、七区、九线的历史文化景观,整治一道、八区、七路的城市环境景观,配建以三院、四心、八馆为主的文体卫设施,做强四大产业区、五个高新区,培育三十个产业承接地,建设以一环、一线、四桥、六区、五十路为主体的道路交通体系,推进以八个给水厂、九座污水垃圾处理厂、九座变电所、十五个热电厂为重点的市政设施建设。
按《规划》到2010年,计划完成城建投资961.6亿元,预计占哈尔滨固定资产投资的18%。具体为:
——房地产预计投资500亿元,产值占哈尔滨GDP的8%,累计实现增加值350亿元。
——在市民生活质量上,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7.8平方米(2005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19.2平方米);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大于96%;城市空气质量全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天数大于80%;森林覆盖率达到4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于40%;公厕水冲化率达到90%。
——在公共服务上,城市排水管网密度达到4.7公里/平方公里,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集中供热普及串达到83.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100%,燃气普及率将达96%,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2.5标台。
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局原局长张相汉说,该《规划》最大特点是在城市建设中围绕城市民生、城市文化和城市现代化交通三大系统工程开展工作、部署项目和安排资金。这说明该《规划》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城市文化与建设的融合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把哈尔滨建成现代化大都市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