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报考职业资格认证 大学生就业注重务实
2006-08-04 16:28:46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丁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4日电 高校就业形势严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面对工作难找的困境,高校中很多面临就业的毕业生纷纷通过报考第二学历和职业资格认证为求职取胜增加砝码,同时全省有近1/4的大学生放下传统观念选择去民营企业就业。一些高校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教师认为,迫于就业难、找好工作更难的压力,在高校积极引导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理性就业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开始务实。

  前不久,教育部门公布了我省普通高等学校2005届毕业生年就业率。据了解,高校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数量的增长和需求单位用人标准的提高以及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学校之间、专业之间、地区之间、学历之间、用人单位之间不平衡现象正在不断加大。截至去年12月30日,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的达24.49%,占毕业生总人数1/4。到民营企业工作今后将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往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等往往是大学生们热衷的就业去向,但是就业现实与理想职业的差距让大学生就业不得不务实,注重个人能力、用人机制灵活、个人发展前景不错的民营企业逐渐受到大学生欢迎。商玲是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法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不久前应聘到哈市一家民营企业,成为一名办公室文员。商玲告诉记者,现在工作越来越难找,政府机关、国有企业这样的单位用人基本饱和,而效益不错、用人机制比较灵活的民营企业成为很大一部分同学的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增加就业砝码,目前在高校中报考第二学历、各类职业资格认证、专业技术等级考核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关注的焦点。对于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省内很多高校也纷纷提前启动就业指导工作并采用各种方式引导、促进学生理性就业,同时鼓励学生报考第二学历、参加岗位资格认证及培训等。

  多年从事高校招生就业工作的赵秉真副研究员认为,当前社会、企业需要高职业素质、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职业人。而高校应届毕业生恰恰在综合素质和增值潜力方面存在较大的缺欠,即缺乏动手能力、职业经历和敬业精神。大学期间,学生接受的主要是专业教育,而职业教育的缺课使学生职业素质不达标,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职业素质,使毕业生一出校门就成为符合招聘择优原则的现代职业人。她建议,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重发展、轻眼前利益,寻找有发展前景的单位;同时,最好在大学期间提前对自己的未来发展设定一个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择市所需、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己所利,并做好求职前的思想和心理准备。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