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国家今年再增5000万补偿金 解决林区职工再就业难题
2006-08-07 05:43:4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赵爽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7日电 国家今年将投入1.78亿元资金对我省重点公益林进行“生态效益补偿”。作为全国11个试点省份之一,我省的国有林区重点公益林率先全部获得国家财政补贴。这是记者从6日召开的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实施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目前,我省有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1.9%,是我国重点林区、林业生态大省。其中,发挥重大生态效益的国家重点公益林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绥芬河干流和一级支流及汇水区,大型水库(3亿立方米库容)周围水源涵养林;边境10公里范围内国防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森林为主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等。

  从2001年开始,我省作为全国11个试点省份,进行了中央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工作。5年来,我省共使用中央级补偿基金6.27亿元,其中管护工资4.39亿万元,其余部分用于森林防火、林区道路建设、资源监测、森林培育等工作。我省在国家重点公益林内停止了商业性采伐,调减了木材产量,由118.8万立方米,调减到87万立方米,减少26.8%。5年中,重点公益林区累计造林155万亩,其中林冠下补植红松、云杉等珍贵树种45万亩。

  今年,国家林业局给我省增加了中央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面积1069.55万亩,总面积达到约3569万亩,占我省地方林区面积42.7%的重点公益林将全面实施中央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国家将投入1.78亿元对我省重点公益林进行“生态效益补偿”,比去年增加了5000万元。

  国家发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有利于加强林业资源的管护、抚育,发展林下经济,一方面可以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我省森林资源的林分质量,从单层林向复层异龄林的方向发展,提高林木生产量,增加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同时,以工资的形式给森林管护工人发放补偿基金,还可以解决国有林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的问题,保证了他们的基本生活。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