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1日电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实施以来,开局良好,成效明显,说明东北发展步伐加快,已经成为投资新热点。”在昨天开幕的“2006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专家论坛”上,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组长文振富说。
文振富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以来,一举扭转了当期发展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的态势。今年上半年,东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7799.1亿元,占全国GDP的8.53%,同比增长12.2%。其中,辽宁3672.1亿元,增长12.9%;吉林1550亿元,增长12.1%;黑龙江2577亿元,增长11.4%。自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连续三年实现了GDP的两位数增长。东北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778.3亿元,同比增长42.1%,高于全国同期水平10.8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加快5.8个百分点。其中,吉林省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43.1亿元,增长55.6%,投资增幅居全国首位。从投资构成看,主要集中在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如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其中,制造业占37.3%,房地产业占19.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7.1%。东北地区产业投入仍以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为主。
文振富表示,“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东北还存在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生态性等矛盾和问题,如经济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差、对外开放水平低、经济转型步履维艰等。对此,东北三省除了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县域经济,还要更加有效地推进对外开放,并努力保护好生态环境。另外,还要大力培养、造就和留住人才。经济的竞争最初是拼成本,然后是抢资源,最终要靠科技。没有人才肯定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