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4日电 上网学科学、上网搞生产、上网卖产品,2000年初哈尔滨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以来,网络越来越多地深入农村,也改变着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花两元钱,挣一千三
尚志市庆阳村农民张山,家里有七八千斤大豆要卖,但市场价格波动却让他犯了愁。
一天,张山在集市上,看到村上“老秀才”田荣怀卖信息。田老汉的儿子是老师,常摆弄电脑,他认为农业信息对农民有用,就在网上下载,头一天拿到集市上卖,没想到卖主遇到了买主。张山花两元钱买了一份《各地大豆价格信息》,回家就把大豆卖了,每公斤2.61元,比预期的价格高出0.37元,多挣了1300多元。
张山的经历传开了,就有一些养猪农户跟进。庆阳村有人从田老汉那买来“各地生猪价格信息”,把全村子的肥猪,一次全卖给了牡丹江等地,也卖了好价钱。农民说,一条信息,全村受益。
这是今年春天,发生在尚志市庆阳镇的新鲜事儿。
建“一站通”,财源畅通
“咱们也发点信息。”呼兰区双井镇农民郑月珠突发奇想。
郑月珠是养鸡大户,过去常在网上查找别人的信息,但她总觉得被动,要是别人能找她该多好。同镇的宋殿国、戴井斌也有同感。于是在“高人”的指点下,他们注册了“一站通”,在镇里率先成立鸡蛋中介服务组织。
“一站通”果然神通,外地客商按照站点找上门来,北到黑河、伊春,南到广州、深圳,日销售鸡蛋二三十吨,每家仅“中介”一块就创收5万多元。
更有创意的是方正县宝兴乡农技师丁佩剑,在县门户网站上挂出“垧产两万斤”科技招标信息,一时访问者如云,为让农民从信息看到实物,丁佩剑将9月10日定为田间博览日。
视频聊天,中日直播
58岁的王秀霞,是方正县德善乡双凤村农民,她每天都要坐在电脑前,与定居在日本的女儿聊天。
王秀霞的女儿一年前定居日本,亲人间的思念过去常用电话转达,可电话费却让她吃不消。一个多月前,“宽带”进了村,听说“视频能说话能看到人还省钱”,王秀霞就买了电脑,经过10多天的学习,她终于能熟练地和女儿“见面”了。“天天看直播,唠一年才700多元钱。”王秀霞喜形于色。
类似的事儿,在方正县太多了。方正是内陆第一侨乡,有4万多侨民生活在日本、韩国等地。
原方正镇居民王国富和李佳佳,结婚后定居日本。今年佳佳回国生小孩,佳佳的父母特意安装了电脑,用于“视频转播”,每天两家人聚在一起聊天,用视频将日常生活转播给对方,尽管远隔千水万水,却如同一屋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