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4日电 双城市居民常彬今年1月份因脑出血造成右侧上下肢偏瘫,本应早已康复的他,却在保姆不正规的协助康复指导下成了残疾。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盲目自行设立康复方案、不科学的康复指导方法,已造成哈市近百人患上“误用综合征”。
据了解,今年1月份,退休在家63岁的常彬因高血压引发突发性脑出血,经积极抢救后保住了生命,但却出现了右侧上下肢偏瘫、不能说话的情况。经过治疗,老人在搀扶下可以缓慢走路。常彬的女儿告诉记者,出院后,为了父亲能尽快康复,经朋友的介绍家里雇了一位会一点医术的保姆齐大娘。齐大娘上岗后不仅将父亲的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又为父亲设计了一套强制运动的康复法,每天用绳子捆在父亲的脚上强迫行走3000米,强行拉伸父亲上肢每日100次。
万万没想到的是,一段时间后,本能站立和走路的常大爷却出现了站立不稳的情况。随后,家人将老人又送回到省康复医院进行治疗。据该医院康复科王伟祥主任介绍,常彬患的是一种典型的不科学康复治疗造成的“误用综合征”。该院今年已收治此类患者近百例。
王主任表示,部分脑中风、心脏病等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康复训练是不可缺少的,但不宜盲目地练习上肢的拉力、握力,或自行让患者强行走路,这样只能导致患者肢障碍越来越严重,最终会患“误用综合征”导致残疾。
记者从省卫生厅获悉,目前我省大约有24万中风残疾患者需要康复,其中在医院能接受康复治疗的不到3%%,几乎大部分的患者都在家让人看护。部分看护的保姆及家里人同时兼顾照顾病人生活和日常康复,但没有接受过正规护理康复培训。有关专家呼吁,保姆、家人对病人的护理要科学,要到医院了解、学习正规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以免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