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7日电 “天气预报:哈尔滨今晚到明天白天晴,偏西风3到4级,15℃到27℃。本周以晴为主,气温前低后高,闷热渐渐远去,金秋已经来到。”每天傍晚,哈尔滨市很多手机用户都会收到这样的短信,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提供这种信息服务的市专业气象台,从2003年开始推出气象科技服务项目,从当初的3000余用户、年收入不足10万元,到如今拥有近20万用户、年收入超200万元。
据市专业气象台台长曹彦介绍,该台从2003年开始推出气象科技服务,先后与移动、联通、通信等合作开通商业气象短信业务,建立了防灾减灾气象短信服务系统。之后又开通了农情天气预报服务,针对农村用户提供了更翔实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同时,还免费为公众不定时提供各类短期短时重大天气预报警报和公益性气象防灾减灾信息服务。目前,天气短信服务已推出9个类型20多种短信版本,分半年和包年业务,每月资费3元到5元。全市接受商业天气短信服务的手机用户近20万户,约占全市370万手机用户的5.4%。
近两年来,哈尔滨市一些企业也认识到了气象信息的重要性,纷纷和哈市专业气象台签订协议。企业为自己享受气象信息服务“埋单”的同时,也从“靠天吃饭”中获益匪浅,接受专业气象服务的企业已由最初3家发展到现在的10多家。黑天鹅家电商场订制了专业气象服务,专业气象台为该商场提供每天24小时的温度预报,同时每周一、三、五提供5日滚动温度预报。该商场根据此气象信息,及时了解气温情况,调整相关商品的销售。哈市一家大商场负责人张女士说,在2004年暖冬时,因为预订了专业气象预报服务,商场根据天气情况提前运筹帷幄,减少对厚重御寒服装的采购,迎合了市民的购买需求,多赚了不少。
气象隐藏经济价值。据了解,经济学上有一条“德尔菲气象定律”,即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誜98。也就是说,企业在气象信息上每投入一元,就可以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应用,经济回报率可能会更高。但因为人们相关意识落后等问题,虽然哈尔滨市“气象经济”潜力巨大,且已初现端倪,但要转化为成熟的有形市场尚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