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省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三个经济报告
2006-08-17 20:13:22 来源:东北网  作者:刘伟 高长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7日电(黑龙江日报记者 刘伟 东北网记者 高长利)16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分别对省政府提交的《关于黑龙江省200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黑龙江省2005年财政决算和2006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关于2005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进行了审议。

  审议时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计划报告充分详实地反映了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多年没有的好形势;反映了省委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良好;反映了我省深化改革、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显现出积极的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健康发展轨道。针对我省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组成人员建议,我省立省强省的大项目与发达省份比较仍然较少,应当加大对好项目的投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的有力政策和支持;在改变企业难贷款、银行贷款难方面,最关键的是要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把诚信建设放在首位;为了扩大就业,应以大公司为龙头,以大中小企业集聚的产业集群为载体,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资源精深加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以及第三产业,增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今后考核企业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企业自身也应努力适应市场需求,自主创新,既要解决好体制机制问题,也应强化内部管理;省委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决定”,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相关政策,有关部门应认真抓好落实。同时要加强监督检查,努力取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组成人员认为,过去的一年,省政府及其财税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完成了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省级预算;2006年上半年全省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财政收入扭转了上年增长乏力的局面,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组成人员认为,预算编制还不够科学,年初预算收入安排过低,造成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差距较大,因此,要正确判断形势,准确预测财政收入,使之符合预算法要求和我省客观实际,避免留有过多余地;坚持预算的严肃性,一经人大批准,政府及各部门的领导要带头严格执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的要求,完善定额标准,科学合理地安排部门预算支出,尽快改变一些预算单位发生的追加预算的情况,支出项目原则上不予追加,增强预算执行的刚性约束;大力发展地方经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财政管理重点应放在增收节支上,要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组成人员认为,审计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我省预算执行审计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关于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的意见也是切实可行的。审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对于坚持依法理财、维护财经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建议,要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继续围绕全省经济建设中心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大审计的力度,强化预算审计,确保收入预算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确保全部收支纳入人大监督,提高预算执行的效果;加大对专项资金、重点领域和有二次资金分配权部门的审计力度,促进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努力对资金分配和使用实行全程监督;加强效益审计,促进财政资金安全运行、有效使用;积极实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增强透明度,推进社会监督的民主化进程。要认真落实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对问题严重屡查屡犯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加强财经法律法规的学习贯彻,建立健全与财政财务管理相配套的制度和机制,规范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的行政行为,强化约束和自我约束,不断提高依法理财能力水平,推进我省依法行政的进程。审计机关要加大对审计决定落实情况的督办力度,省政府要在2006年底前将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

责任编辑: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