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1日电 从“博弈”到“合作”,政府与金融机构的相互尊重和支持从根本上改善了金融发展环境
富锦是个农业大市,过去信用基础十分脆弱,地方经济缺乏金融机构强有力的扶持。一面是企业缺钱贷不来,一面是银行有钱不敢贷。地方政府希望信贷规模最大化与银行业追求信贷风险最小化曾经成为一对解不开的矛盾,地方与银行在博弈中的矛盾僵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富锦经济和金融的长远发展。
如何打破这一瓶颈,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金融生态模式,实现地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双赢?两年前,富锦市委书记黄福清明确提出:“没有金融的发展就没有地方经济的大发展,支持金融工作就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这一理念迅速成为富锦市委、市政府金融工作的共识。全面给金融机构“松绑”,政府在银行和企业间不再扮演信贷行为的斡旋角色。在建立政银联席会议制度平台的基础上,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共同研究掌握国家金融政策,协调解决金融运行中的有关问题,地方充分尊重金融系统的有关规定并严格遵守,任何人不得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名义用行政干预的手段对银行信贷行为施加压力。一方面,富锦市将诚信制度的建立和金融环境建设作为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的战略目标,积极协助金融系统加快信贷诚信体系建设,帮助银行提升内控管理能力。2006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协助金融机构建立开通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信用评级。通过实现信息共享,全市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掌握了在个人信贷方面“赏罚分明”的“红名单”和“黑名单”,从根本上规避了金融风险。另一方面,该市努力构建完善的金融法制环境,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法力度,加大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等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正常的社会信用秩序。各家银行的不良贷款明细就摆在市长的案头。近两年来,该市严厉打击各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在全市紧锣密鼓地开展依法清欠工作。截至目前,富锦市金融系统共收回现金1978万元,化解不良贷款9400多万元,有力地维护了金融债权。
从“投桃”到“报李”,金融业的迅速成长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政府的行为逐步使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也给富锦各家金融单位吃了个定心丸。为了支持“三农”工作,富锦市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几年来,人民银行累计向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5.1976亿元,该联社今年贷款投放量猛增至7.9亿元,仅向区域内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便达9000多万元。该市天野牧业公司、赛瑞集团有限公司、富锦米业集团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都是在金融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在广大农户致富增收的过程中,市农村信用联社面向具有一定信用等级的农户开办农户贷款“一折通”业务,5万元以下的贷款实施随用随贷。为了方便农户,联社还开展了信用村户评定工作,只要还款信誉好,只要在当地信用社办理一次手续,就可以在三年内随时到信用社办理贷款。负责粮食购销的该市农发行成为支持该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向该市累计投放项目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扶贫贷款额最高达45亿元。建三江胜利粮油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知名的粮油加工企业,资金不足一度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农发行主动为其解决3000万元的低息贷款,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如今,建三江胜利粮油有限公司的年小麦加工能力已达8万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利税800万元,成为富锦市的一大财源。富锦市在继成为“中国大豆之乡”后,再获“中国东北大米之乡”的殊荣,成为闻名遐迩的“北国粮都”。市工商银行仅今年上半年的资金投放量即超过了3亿元。该市建设银行也积极参与到该市风电能源等大项目建设中,为西山风力发电站建设投放一期、二期贷款共计3.8亿元……
从“增收”到“增效”,政府与金融机构的良好合作实现了前进中的互利双赢
富锦市的政银合作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更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在发展中谋合作,在合作中促发展,真正实现了金融业与地方经济互利双赢的良性互动、和谐发展。这种“双赢”具体体现在哪里?下面的一组数字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双赢”体现在地方财政增收上。2005年,富锦市工商税收历史性突破亿元大关。风力发电、热电厂扩建、米业集团的建立等大批市级财源项目将为富锦财政“开源”提供不竭的动力。
——“双赢”体现在地方工业经济增长上。金融部门的强力支持使该市工业经济再写辉煌。2006年1~4月份,实现税金884万元,同比增长52.9%,;实现利润1080万元,同比增长20.5%。
——“双赢”体现在农民增收上。充足的支农贷款为农民致富提供了坚实的财源保障。去年,富锦市仅支农贷款一项,就助农增收5000多万元,今年预计超过8000万元。
——“双赢”体现在金融系统的全面增效上。2003年,富锦市金融系统亏损12364万元,2004年该市金融系统赢利4910万元,2005年赢利7855万元。富锦市建设银行仅支持西山风力发电站建设贷款一项,每年就给该行带来300多万元的纯赢利。
——“双赢”体现在金融系统的跨越发展上。通过开展支农增收,富锦市农村信用联社实现了从2001年亏损挂账3700余万元到2005年盈利1055万元飞速跨越,今年预计纯赢利超过2000万元,成为全省县级农村信用系统的领军旗舰。富锦市工商银行在有力支持了富锦市工商业发展和国有企业改制顺利推进的同时,2006年上半年企业经营利润实现800多万元,飙升至全省县级排行前五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已成为富锦市加快发展的最好“名片”。一个政策更优惠、环境更宽松的经济发展“洼地效应”正在富锦市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