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2日电 最近因红眼病来医院就诊的比较多,这与秋夏换季有关,这期间因不适应季节更换而得上感的人比较多,同时引起其他病毒感染,如红眼病便是这种情况之一。
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潜伏期为数小时至5天,一般为1~2天,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如共用毛巾、手帕、浴巾等,还可借助水传染,如游泳池水等。临床表现为结膜水肿、充血,点片状结膜充血、伴眼球异物感、流泪、眼痛等症状。
“红眼病”主要在夏秋季流行,春夏气候转暖时也有发生。居住条件拥挤、环境卫生差、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等都会加速该病传播。为此,应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共用毛巾、浴巾、手帕等,泳池则要加强对游泳人员的检查。健康者游泳完毕后一定要点眼药水防止感染。
感染“红眼病”后,初期会出现红肿热痛感,可采用冷敷方法减轻症状,常有些患者误以为热敷效果更好,其实恰恰这样会加重病情。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闭眼休息,避免长时间用电脑、读书等用眼活动,尽量减少对眼球的刺激。此外还要避免进食辛辣,对眼睛产生不良刺激。
责任编辑:孟丽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