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3日电 在让胡路区流动人口居住公寓,记者看到,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的流动人口居住区已完成基础打桩,进入楼层建设阶段。据介绍,工程竣工后将全部无偿交到红旗村居民手中用于出租,动迁后红旗村居民变成城里人后有了生活来源。今年共建设出租楼16栋,投资金额超9000万元,可同时居住1392户4800余人。根据目前来让胡路区打工人员的实际状况,出
租楼分为26平方米和50平方米两种户型。红旗村居民高兴地告诉记者,政府的动迁改造使我们住上了楼房,还给盖了出租楼,咱还能做房东赚钱,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心里真感谢党和政府呀。
昔日的红旗地区曾被称为“城市的疮疤”。去年,让胡路区遵循“政府牵头,统一规划;依法征地,妥善安置;依法动迁,启动配套;竞价出让,招商开发”的改造思路,在自身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借助市里支持的1亿元改造资金,积极运作筹集拆借近2亿元资金,使2.1亿元补偿金得到及时发放,顺利拆迁农户1599户,动迁面积达32万多平方米,1092户村民已搬入动迁楼,创造了大庆市“城中村”大规模动迁史上的奇迹。
为了妥善安置动迁村民,让胡路区委、区政府提出解决方案分为4个步骤,一是建设红旗居住新区,所有动迁农民搬迁上楼,并全部转为城市户口;二是全员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与城市职工一样领取退休金;三是组建物业、保洁等专业公司,实现就业;四是为农民建设出租楼,分给农民对外出租,让农民做“房东”,以增加农民住楼后的收入。
通过招商引资,以土地置换的方式,累计投资1.1亿元,建设了17栋安置楼、1所小学、1所幼儿园,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去年,让胡路区又拆借资金3200万元对红旗居住新区进行完善,使1092户村民圆了“住楼梦”。
让胡路区为动迁农民上的又一道“保险”是所有动迁户搬迁上楼后全部转为城市户口,注册公司法人实体,全员纳入社会养老保险,60岁以上达到退休年龄的通过一次性补交养老保险金的方法,与城市职工一样领取退休金,其他正常上保险。目前,所有60岁以上的居民已领取到相应的退休金。
这个区还成立了红旗物业公司和盖家屯保洁公司,公司中20多名工作人员全都是红旗新村居民,在自我管理居住楼的同时,对外开展公建道路的保洁、绿化、养护等业务。
据了解,让胡路区今年还投资5800万元建设了面积为3.8万平方米的7栋回迁楼,可使剩余的516户农户搬迁上楼。目前楼房也已经完成基础打桩,预计11月底前可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