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4日电 8月21日,“哈科会”大幕开启,当中俄专家、学者、企业家汇聚一堂话友谊、谈合作、谋发展之际,哈尔滨如何抢占对俄科技合作战略制高点成为热点话题。
放大优势建立可持续的合作关系
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历史人文优势、强大的人才资源优势、雄厚的产业基础、深厚的合作渊源、丰富的合作实践经验,这五大对俄科技合作优势,使哈尔滨当仁不让地成为全国对俄科技合作的先行者。
哈尔滨市科技局局长李凯英说,我们要珍惜多年来与俄罗斯形成的这种源远流长的友谊,要珍惜彼此之间的信任。要在对俄合作战略升级的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做好对俄科技合作的同时,为其它省市搭好辐射平台。李凯英告诉记者,“哈科会”就是为全国搭建起一个平台,将俄罗斯的先进技术和适合我们的成果拿到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家面前,通过充分交流和洽谈取得共识,实现优势互补。
记者在“哈科会”上感受到了双方科技界深厚的友谊在这次会议上得到新提升。作为老一辈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梁维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会动情地谈到他和老一代俄罗斯科学家共同工作时产生的深厚友情。他说,“哈科会”给双方更多的中青年科学家创造接触、交流合作的机会,从而会将这种友谊世代相传下去。
搭建平台棋高一招迈上新台阶
来自上海、山东、新疆、长春等28个省市的参会团队齐集哈尔滨,从中方参会成员的构成情况看,“哈科会”真正成为辐射全国的大平台。
在项目展览区,记者见到了辽宁省喀左县科技局局长廉树华,他告诉记者,由于是第一次参会,他只带了两个企业过来,到这里一看,发现机会很多。下次一定要多带一些企业来。而且在展览上,他还记录下了三四个比较好的项目信息,准备回去传递给企业。
尚志市植物研究所王跃英副所长在展览会上转了一圈也感到特别兴奋,他说,“原来我们一个小县城的企业想到俄罗斯寻求科技合作太难了,再说即使能去上,也只能见到俄罗斯的一两个科学家,了解一两个项目,这一下子有这么多项目供你选择,这么多科学家可以与你见面洽谈,真是太难得了。”
在一片叫好声中,“哈科会”实现了为全国搭平台,促全国对俄科技合作进步的初衷,也让黑龙江省、哈市的对俄科技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并且,“哈科会”对于哈尔滨本身来说,就是双赢的举动,这一点,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有着独到的见解。王树国说,哈尔滨和俄罗斯的感情是经过若干年积淀的,这是哈尔滨优势所在,所以我觉得,交朋友,搭舞台,为全国提供契机,这是我们“哈科会”的重要作用所在。同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我们一点都不吃亏,这个平台搭起来以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源流这五大要素都围绕咱们转呢,咱们是中心啊!谁要和俄罗斯合作,无论是天南地北的,你都得到这个平台上来,你就得到黑龙江、哈尔滨来,这五大要素围绕着哪个区域转,哪个区域就越活跃,经济发展得就越快。这就是文化支撑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但如果仅仅把这个平台的意义局限在市场上、经济上又太窄了。”王树国说,因为他相对于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和谐,两国之间的和谐和长久的发展,其意义远比在会议期间签订多少项目重要。
珍惜机遇为优势增添新动力
独一无二的优势,良好的合作基础,在国际国内对俄科技合作热情越来越高涨的大环境下,成为哈市必须更上层楼的压力。
从申办到成功创办“哈科会”,哈尔滨为实施对俄科技合作战略升级所做的努力可见一斑。不仅如此,市政府每年拨出1500万元作为对俄科技合作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合作研发,1000万元用于合作产业化。省政府每年从产业化专项资金里拨出2400万元用于支持对俄合作项目。对于在“哈科会”期间成功对接、达成正式合作签约所形成的后续研发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市政府将在安排攻关计划上予以优先支持;产业化合作项目优先列入对俄科技合作产业化计划,以及优先享受入驻对俄合作主业园区等优惠政策;对重大科技开发项目市政府将给予开发银行软贷款支持。
“长期以来,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哈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创新能力的问题。”李凯英告诉记者,一是要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造血机能;二是在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尖端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后续创新,立足高起点,实现赶超和跨越。中俄科技合作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满足两国不断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技术需求,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过程,提高技术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能力。从这一点讲,对俄科技合作战略升级可能成为我们进一步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最好平台,也是省和哈市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条捷径。
李凯英说,总结几年来的实践经验,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对俄合作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俄科技合作有两个问题需要强调,一是解决认识问题,要消除误区。诸如有些人认为俄罗斯原创技术成熟性差,引进消化吸收风险大,不如引进西方的技术见效快等等,影响了对俄合作的积极性。而实际上,俄罗斯在国际基础科学研究的102项尖端技术中,有52项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与对西方国家的科技合作相比,对俄科技合作能够在引进高端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开展后续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开展对俄科技合作,相对与欧美等国家的科技合作信任度高、成本较低、收效高。第二,我们合作的基点一定是坚持互利双赢,优势互补,只有在诚信的基础上,这样交流合作才能越来越好,才能互相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