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4日电(记者 杜筱) 哈尔滨市加入“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五年来,共有10余万青年接受了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和婚姻态度的亲情教育,24岁以下意外怀孕率和性病发病率成逐年下降趋势。这是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哈尔滨市青春健康国际合作项目总结表彰暨可持续发展动员大会上了解到的。
据哈尔滨市计生协会青春健康国际项目负责人介绍,青春国际合作项目是帕斯适宜卫生技术组织和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共同合作的一个国际项目,其总目标是改善我国10—24岁青少年和未婚青年的性与生殖健康,要求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和婚姻态度。截至目前,共有10万余名在校或是校外青年及4600名家长接受了生活技能培训,培训亲情服务人员396名,建立为青少年服务的亲情服务机构233个。
近年来,由于现代男女性行为年龄越来越低,低龄孕妇也逐渐增加,各大医院的“小妈妈”呈上升趋势。记者在哈医大一院、二院及哈尔滨市一院等医院了解到,暑假每天都能接待七八个年轻的女孩来做人流。但是,在医院设置的可以为一些意外怀孕的低龄少女提供一些很有必要的医疗指导的少女生理门诊却很少有人问津。专家认为,大多数低龄女性怀孕后会选择流产,这会提前透支女性的生育能力。低龄产妇是宫颈癌比较易发的人群,尤其是性生活在18岁以前就开始的人。因此,加强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和婚姻态度的亲情教育刻不容缓。
据了解,哈尔滨市10—24岁以下人口共有50万人,目前已有30%的青少年接受了亲情教育。哈尔滨市计生协还将完善亲情网络建设,除了在社区全科门诊和专科医院内设立亲情服务站服务青少年,还要将亲情服务范围扩大到流动人口和高危人群,使他们同样接受到相关的教育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