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5日电 没有洋房别墅,富裕程度和城里不相上下,居住环境比城里还好……
这,就是充满新农村气息的肇东市昌五镇金安村。
进入金安村,映入眼帘的是大街小巷宽阔平坦的红砖路,绿树环绕的养牛场、木材加工厂,吸入肺腑的是鲜花的芬芳,听到的是金安村农民思路开阔的言谈,感受到的是这里农民不逊于城里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家家有产业,户户建养殖场,金安村没有纯粹意义上的农民
肇东昌五镇人因勤劳、头脑灵活、会做生意享有“黑龙江的犹太人”的美誉,到了昌五,昌五人说:“金安村的人,那才是‘犹太人里的犹太人’!”金安村位于昌达公路北3公里处,共有6个自然屯,耕地13800亩,人口2600人。唠起致富经,村支书娄凤海有8个字:“赶鹅上树、种菜养牛”。
金安村有养殖大鹅的传统,村里加以扶持,引导规模饲养、科学饲养,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金安村大鹅养殖户已达到260户,占全村总户数一半以上,仅大鹅一项产值就达700多万元。路边蔬菜经济,地膜套拱棚,一年出两茬,到了采摘季节,收购车辆排出三四里地。林木产业,种植加上加工,连本带利,真正品尝到了“绿色银行”的效益。全村林木1820亩,26个木材加工厂,成为一个产品远销河北等地的木材集散地,木材、运输业年创产值380万元。有人估算,金安村有成树1.5万棵,按每棵150元计算,价值225万。金安村农民对肉牛养殖“情有独钟”,几乎家家有牛棚,家家都有四五十头牛,最多的上百头,全村164户养牛。全村210户养鸡,养鸡最多的2万只。
在金安村,几乎没有纯种地的农民。村里60%%~70%%的农户在不丢弃粮食生产的同时,都在管理着鸡场、木材厂,当起工人、采购员、销售员和老板。一些农户的年收入达20万元左右。
村屯绿荫环绕,道路一马平川,村民幸福感不逊城里人
在村中漫步,看不到尘土飞扬的裸露地面,宽17米的红砖道平平坦坦、干干净净。小孩子穿着拖鞋在路上玩耍。路边看不见鸡、鸭、鹅、狗的踪影。整齐的排水沟,没有一点污秽之气。统一的围墙、大门,规整的院落,没有丝毫散乱。砖墙、大铁门、排水沟、桥涵,有规有矩。精心栽种的丁香树枝繁叶茂,每家大门边都摆放着多层花架。虽说是养牛专业村,却丝毫闻不到牛粪的味道,如果不是打开每家每户大门,看到嗷嗷吃草的肥牛,人们难以相信这是养牛专业村。
挨家农户走进去,屋内是成套的家具和家用电器。今年64岁的祝宏恩是这里的老户,他家除种40亩地外,还开着木板厂。推开他家大门,记者首先看到的是干净整洁的院落,果树上花正盛开,走廊里停着两辆大摩托。午饭时间刚过,厨房餐桌上放着四样未吃完的菜:黄瓜凉菜、地三鲜、排骨豆角和肉片炒青椒。
修路、建桥、绿化,打井、铺自来水管线、安有线、装电话、改造校舍和围墙;购买100套桌椅和成套的体育设备,建起共有3000多册藏书的阅览室和图书室;逢年过节每个教师平均200元的福利;村里还投资2万元建成了篮球场。所有这些没动一下农民腰包。
过去喝地表水,因含氟高,许多人的牙齿都是黄褐色,现在井都打80米深,水从井里经过管线到家家屋内,沼气今年准备达到310户。现在,这个村的人到外村担心水质不如自己村里好,都不喝外村水。
富裕提升精神,金安村“人”是这里最美的风景
过去,农民习惯有钱盖新房。然而,这里并未看到与富裕程度成正比的新房和别墅,问起村民,他们说:“盖新房创造不了多大价值,当牧场主、板主、酒厂主,比当房主过瘾!”村民个个都有雄心和计划。有的村民要开木板厂,开了的还要扩大规模。
家和万事兴,村子也是一个大家庭。村财镇管,村里钱只用在公益事业上。村里事事都讲民主,资源发包、房宅地分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等都要通过“议事会”一事一议,公开、公平、公正。有次村里拍卖林地,每亩从4800元拍到1.5万元成交,阳光操作,群众拥护。
人们沐浴着文明的村风,村中、路上干干净净,清扫从不用人催促,清晨每家开门第一件事是:清扫门里和门外街道。冬季里,各家自扫门前雪,路上没有积雪残冰,牛粪家家往村外运,有一家不运自己就脸红。
金安村多次受到检查工作的各级领导的好评,2002年被评为市级十化文明村。2005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连续多年被评为肇东市级小康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先进村,党支部书记娄凤海同志2005年被评为绥化市小康村建设十面红旗。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金安村人带来更大的信心,也有了新的目标。村支书娄凤海说:“再过几年,将建商场、开超市、上药店、通宽带,在‘整’个体育馆,下雨下雪都不影响锻炼,村子就更美了!”
记者手记
乡村是生动的、乡村是多样的。
被誉为“龙江第一村”的省内首富村——兴十四村,是一个靠工业带动、建设成别墅式新农村的成功典型。兴十四村以工业为支柱、农工林牧副各业协调发展,在全国率先步入了小康村,兴十四村“不是城市,胜似城市”。
金安村是一个与兴十四村既有相同、又有许多独特之处的新农村。金安村没有高楼别墅,没有大型工业企业,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畜牧资源等优势,找准自身定位,以特色产业和畜牧养殖为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实现了生活富裕、生产发展,走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因地制宜进行旧村改造的新路。
当前,黑龙江省广大农民热盼新农村,新农村建设步伐正在加快,然而,对建设什么类型的新农村,人们却或多或少有些茫然。华西村、兴十四村,大家羡慕,但距黑龙江省一些农村目前的实际情况还有较大差距,金安村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