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7日电 哈尔滨市普宁医院护士长赵春杨被病人推下3楼身亡的悲剧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赵春杨一家人仍然深深陷入悲痛中不能自拔。家人难以相信,优秀护士赵春杨竟然死在她悉心照料的病人手上。母亲:她梦想当白衣天使
25日上午,记者来到松北区松浦镇张永吉村赵春杨父母家,简洁的小院被花草果树环抱着,显得格外幽静。走进小屋,赵春杨的大姐和三姐陪在母亲身边,老人的脸上挂着泪水。说起女儿,母亲历秀香又擦起了眼泪。老人说,小颖(赵春杨小名)1973年出生时,家里已经有了3个女儿,她是4个孩子中最活跃的一个,性格开朗,喜欢唱歌说笑话。刚上初中不久,赵春杨就和母亲说,想考一所卫生学校,当一名护士。问及原因,她笑笑说,救死扶伤的天衣天使是她从小的梦想。
1990年,赵春杨走进了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护理专业的学生。
丈夫说好去看海
1993年,赵春杨成为普宁医院的一名值班护士。因护理业务精练,赵春杨很快被提升为处置护士,负责整个二病区病人的打针、喂药。也就是在这期间,普宁医院的医生孙爱民被这名工作认真、朴实文静的小护士所吸引。
说起妻子,43岁的孙爱民强忍着泪水讲,赵春杨最初给他的感觉就是朴实。赵春杨的简朴在医院里是出了名的,她从不化妆,更不讲究吃穿。在病区里,护理完病人就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看书,给人的感觉很文静。平时,孙爱民借给病人下处方的机会和赵春杨聊天。经过一年多的接触,两个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赵春杨承担了全部的家务活。1998年,一个小生命来到了这个温馨的家庭,夫妻俩为孩子取名家傲。今年7周岁的小家傲继承了母亲的聪明与坚强。在赵春杨住院期间,懂事的小家傲从未在大人们面前流过眼泪。在孙爱民的记忆中,小家傲只在得知母亲亡故的消息后流过一次泪,还劝姥姥不要哭。
看妻子平时劳累,孙爱民喜欢带妻子和儿子逛公园。今年年初,孙爱民答应妻子去看海,可这个愿望却永远无法实现了。
同事被她的坚强感动
看着妻子的照片,孙爱民流着泪说,春杨还有两个心愿没完成:一个是考取高等学历,另一个是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赵春杨出事前一个月,她已着手准备参加今年9月份举行的成人高考,并已选定了报考专业。为了准备高考,已经33岁的赵春杨向同事借来高考复习题,每天学到凌晨一两点钟。虽然每天只有4个小时的睡眠,但只要一到工作岗位她就精力十足,从未出过差错。
在医院治疗时,第一次手术15天后,赵春杨曾写下这样一行话:“我真的好了,以后再遇到什么疼我都不怕了!抓紧时间为我做骨科手术,给医院省钱!”7月14日,看到医院领导探望,赵春杨写道,“我给你们添麻烦了!”在重症监护室里,全身多处骨折的赵春杨每动一下,都钻心的疼痛,但即使疼得全身冷汗,她也从未喊过一声疼。负责照顾赵春杨的护士无不为她的坚强感动。
“肇事者”8年首次发病
将赵春杨从三楼推下的精神病人名叫徐殿海,家住道里区新发镇,40多岁。孙爱民回忆说,1997年他曾接触过这名病人,8年多来一直没有发病。医院为配合治疗常让病人进行体能训练,让病人从事义务劳动,徐殿海平时负责3楼游艺室的清洁工作。
据赵春杨清醒时讲述,7月9日5时20分左右,她带领徐殿海到3楼游艺室打扫卫生,徐殿海负责打扫游艺室棚顶,她则在阳台扫地。当打扫到阳台拐角处时,徐殿海突然冲过来抱住她的双腿,将她掀下3楼。
为进一步核实病人情况,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了哈尔滨市普宁医院院长冯长海。冯长海表示,从保护病人康复和疾病治疗方面考虑,对于病人的情况院方不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