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省商务厅组织召开座谈会 破题新一轮对俄经贸升级
2006-08-29 13:46:02 来源:  作者:曲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9日电 2004年底,黑龙江省做出实施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年多来,黑龙江省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起势良好,前不久召开的省委九届八次全会更对全省对外开放和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提出新要求。

  毋庸置疑,通过一年多来的推进实施,对俄经贸科技合作进入新一轮发展中。如何面对新变化,参加座谈会的商务工作者们冷静地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并审慎地提出新方式、新举措。

  对俄经贸合作面对升级压力

  省商务厅厅长叶晓峰首先分析了黑龙江省对俄经贸面临的四点新形势。他认为,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俄罗斯经济的持续发展,俄市场需求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是传统的低端产品需求趋弱,中高档商品开始逐渐成为普通百姓的消费热点,使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商品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旅游贸易方式受一定的冲击,边民互市贸易区的地位、功能呈弱化的趋势。二是俄罗斯打击“灰色清关”,使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改进贸易结构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尽快研究制定适应俄海关规则的措施和办法,尽快规范贸易方式。三是国内“俄罗斯热”不断升温,沿海发达省市开始进入俄罗斯市场,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省份对俄贸易、投资增势强劲,有些省市大有后来居上之势,黑龙江省对俄经贸第一大省的地位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四是俄罗斯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国,其市场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经济组织的重视,不仅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大举进军俄罗斯市场,而且越南、泰国、土耳其、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商品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俄罗斯,参与竞争。可以预见,未来的俄罗斯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调整合作增长方式应对压力

  针对这种变化,叶晓峰建议,研究探索新形势下的对俄经贸合作增长方式。一是大力发展正规贸易。随着俄罗斯即将加入WTO,其市场经济秩序必将进一步规范,“灰色清关”等不规范做法也必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作为对俄经贸合作大省,在开展对俄正规贸易方面,要走在全国的前面,要研究俄罗斯的海关政策,积极探索在俄罗斯设立正规的清关公司,要提高互市贸易的档次,逐步规范民间贸易秩序,引导中小企业从“游击队”向“正规军”转变。这不仅有利于巩固现有的市场,更为重要的是对树立诚信意识、展示企业形象、开拓新的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加快调整对俄贸易结构。支持对俄出口加工基地、对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对俄科技合作园区建设,支持重点骨干企业、重点项目,推进对俄机电产品、汽车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鼓励资源性产品进口,鼓励自俄进口木材、水产品等加工项目。三是坚持贸易与投资并重。做好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与投资的相互促进和转化是实现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的重要基础。实现以贸促经,以经带贸,不断更新发展模式,走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政府引导壮大主体良性互动

  叶晓峰认为,实现对俄经贸战略进一步升级,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两个方面的作用。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黑龙江省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才能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向和主要手段。对俄经贸企业从事的是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尽管俄罗斯市场不尽规范,但说到底还是市场行为,是企业行为,企业要学会到市场上找机会,找资金,找合作伙伴,这样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他建议,政府与企业实现良性互动,一是鼓励企业以并购、租赁、连锁和设立研发中心等形式开拓俄罗斯市场,培育和打造一批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形成跨国经营群体优势。二是引导商贸企业到俄罗斯设立办事机构或设立分厂、分店,带动黑龙江省产品出口。同时,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激励作用,吸引国内发达地区的企业到黑龙江省边境口岸地区注册,壮大经贸主体。

  运作购俄电和输俄油管线两大项目的黑河星河公司副经理张静则从本企业的发展历程体会到,外贸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及时把握国家政策,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及主管部门,拓展国内外两个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互市贸易也要提档升级

  由于拥有众多的与俄对应口岸,因而互市贸易一直在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中占有相当比重。但最早形成于边民之间以货易货的互市贸易一直以低层次低档次示人。

  今年前8月已经通过民贸出口2.5亿美元的大黑河岛实业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陶然则提出,对俄经贸合作升级,互市贸易也必须要提档。

  其一,随着俄方消费档次提升,中国出口到俄罗斯日用商品质量也全面提高,同时伴随着中俄打击灰色清关,民贸必须转轨,建立正规的通关渠道;其二,中国出口到俄产品逐渐多元化,如载重汽车、农机、家电等,这就要求民贸出口提高专业化水准,如结合展销形式等;其三,由单纯的产品交易和出口,向出口加工基地方向发展,从而解决出口产品本地化问题,并通过正规化的经营和科学管理保证出口商品的产品质量。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