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依兰县新宏村节俭修建村内路 每平方米节约成本1/3
2006-08-29 14:19:5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毕景军 张丽娜 马少忠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29日电 依兰县愚公乡新宏村在村内道路建设上采取“不大包、自备料、租设备、雇工时”的方法,每平方米造价仅为58元,投入105万元,就完成了1.8万平方米白色路面硬化工程。

  新宏村是依兰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今年的村内道路建设任务为主屯两纵五横7条白色硬化道路,总面积1.8万平方米。如果按照常规80元/平方米的市场发包价格,总需资金144万元,村民压力很大。为此,村民在依兰县帮建工作组的支持和配合下,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节俭筑路法。

  自力更生“不大包”——对于技术含量不高的修路工程,由群众自己干,不外包。对有一定技术含量、农民自己干不了的活分项小包,减少中间环节,把各项投资压缩到最低限度。7条道路中村内0.5万平方米的中心路由愚公乡政府负责施工;其余6条1.3万平方米巷路由帮建工作组负责组织施工,牵头单位水务局协调相关部门成立道路建设施工队,负责道路的技术施工和质量管理;新宏村负责拉运砂石、铺装垫层和修砌边沟。

  齐心协力“自备料”——新宏村对修路用料实行费用包干,由镇村和帮建部门直接从厂家购回,打垫层所需中沙、碎石共计3000立方米,全部由水务局免费提供,村委会负责组织农民出车运到村里,齐心协力投工投劳。目前,已备砂石料1万立方米。

  四方求借“租设备”——乡政府和帮建工作组牵头单位水务局积极协调,向有设备的关系单位求借,对搅拌机、压路机等借不到的向有设备的工程队租用。

  精打细算“按工时雇工”——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序,自己完成不了的,按照每平方米工时费15元的标准按工计酬雇工完成。对于拉运砂石、铺装垫层、修砌排水沟等力所能及的工作,一事一议,由村民义务献工完成。

  新宏村实行一路一卡制,建立施工档案,还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监督道路建设质量,把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建成了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