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9日电 2006年是哈尔滨市全面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俗称红砖)的第一年,可近日记者在哈尔滨街头发现,一些建筑单位依然我行我素继续使用黏土红砖,无视“禁实”令。
记者在哈尔滨儿童影院、哈市道里区康安路附近几处建筑工地上走访发现,建筑工地使用红砖的比例很大。记者询问哈市道里区康安路和新阳路交叉口的一处在建工地上搬运红砖的工人:“知道哈尔滨现在禁止使用红砖的规定么?”该工人回答说,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哈市还有这条规定。
附近一个工头模样的人回答记者说,啥时候不叫使用红砖的,我们根本就不清楚。
据悉,哈尔滨市从2005年6月开始被列为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的城市,规定哈市在2005年底前实现“禁实”。红砖在烧制过程中要使用大量的土,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据介绍,按哈市每年建成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计算,如全部采用红砖材料,每年可烧掉2475亩土地,消耗9.3万吨煤,可排放22.8万吨二氧化碳、2325吨二氧化硫、1172吨氮氧化物,并可产生325吨悬浮颗粒。
黏土红砖对环境危害如此之大,为何使用者依然很多?主要还是受价格因素主导。红砖生产成本低,销售价格优势明显,通常情况下,每立方米红砖售价才80元左右,新型砌块环保墙砖却达到200元。出于利润的考虑,建筑商自然要选择前者。有关人士认为,“禁实”令已经颁布一年多,一些建筑企业从利益出发,依然继续使用红砖,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