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30日电 题:公共资源部门化等于“洗钱”
经常乘坐民航班机出行的人都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各大机场候机大厅里,专门为一些大企业的“贵宾”服务的休息室越来越多,但使用者寥寥。而主流旅客只能干坐冷板凳,或在狭小的空间里活动。(《新华每日电讯》8月26日)
贵宾休息室当然不是免费午餐而是要收取高昂租金的。机场一手收钱,一手卖“贵宾休息室”,乍看似乎也是公平交易。然而问题恰恰在于,机场是公共财力所建,候机大厅乃是公共空间,属于公众所有,机场怎么可以擅自把公共空间卖给“贵宾”?机场和“贵宾”的买卖,其实是挤占了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被挤占,不惟机场才有。把公共财力建设的公共设施一块块割成“出租屋”换取租金,这种“公共资源部门化”与“洗钱”是否有相似之处?这种“疑似洗钱”也发生在医院和学校。谁也不会公开否定公共资源姓“公”名“共”,但事实上,一些地方在公共资源的利用方面,明显漠视和牺牲了公众利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