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爱心托起希望 宏志放飞梦想——写在2006级宏志班开学之际
2006-09-01 20:39:09 来源:东北网  作者:印蕾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拿到新课本,“我们又可以读书了”
大庆中学宏志班学生吴鄢和刘晓明在整理书籍
懂事、独立的谭喜嘉在刷鞋

  东北网9月1日电 题:爱心托起希望宏志放飞梦想——写在2006级宏志班开学之际

  记者 印蕾

  “迎着初升的朝阳,望着求知的眼眸,在这朝霞掩映的校园,我们——宏志班的同学将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迎接一切困难和挑战,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给予我们的关怀,回报老师给予我们的帮助……”9月1日,在黑龙江省实验中学开学式暨宏志班开班式上,宏志班学生王凯代表全班同学表达“宏志生”的心声。今年9月,全省又有130名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走进了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黑龙江省实验中学和大庆市大庆中学的“宏志班”,在这里放飞梦想。

  50元车票让她心疼

  省实验中学宏志班学生谭喜嘉来自齐齐哈尔市,在她还不懂事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初二时,父亲也永远地离开了她。谭喜嘉和70多岁的爷爷相依为命,靠政府每月130元的低保金生活。

  在谭喜嘉的寝室,看不到女孩子喜欢的卡通玩具,也看不到漂亮的衣服。唯一一个比较新的脸盆、一套已经有些破旧的被褥、一瓶墨水、几件换洗衣服是她的全部家当。我们问这个文静、懂事的小姑娘,这次来上学,家里给你带了几百块钱?谭喜嘉笑了一下,轻声告诉我们:“几百?哪有那么多阿,几十块吧!”爷爷年岁已高,托熟人给她买了一张火车票,拎着行李,谭喜嘉独自一人坐火车来学校报到。第一次坐火车,当看到这张特快车票花掉了50元钱,谭喜嘉说自己心疼了好一阵。

  像姐姐一样争气

  省实验中学宏志班学生王震家住逊克县,自幼父母离异,王震和爷爷、奶奶、姐姐一起生活。作为家中的唯一劳力,父亲白天在农田干活,经年累月,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不能再干重活,家中的收入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少。

  2002年,姐姐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华东理工大学,当时王震在上初中,姐弟二人面临有人辍学在家的窘境。就在此时,“国家西部助学工程”资助姐姐圆了大学梦。今年,王震也在中考中取得了好成绩。就在家人一筹莫展的时候,王震幸运地得到了通知,他可以进入省实验中学“宏志班”学习。王震说,他和姐姐都得到了“国家西部助学工程”的资助,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他要像姐姐一样争气,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社会。

  忙坏了两个“宏志爸爸”

  今年,有两位男老师担任了宏志班班主任。他们分别是大庆市大庆中学的何清老师和黑龙江省实验中学的王洪军老师。这两天宏志班开学报到,可忙坏了两个“宏志爸爸”。

  在大庆中学,我们找到何清老师,他正在忙着为前来报到的“宏志生”发放饭卡和补助金。教龄21年的何老师是全校为数不多的国家特级教师,也做过多年新生班级的班主任。

  “第一件事是把手机号码告诉学生,这是和以前接新生最大的区别”,何老师告诉我们,以前害怕学生打扰其正常备课和工作,几乎从不给学生留手机号码,但对待“宏志班”的学生不同。“因为这些孩子从全省各地来到学校,家里又非常困难。作为班主任,我既要当好老师,也要当好‘家长’,留下电话,让孩子心里踏实些。让孩子们心里有底——在遇到任何困难时,第一时间可以找到老师。”

  8月31日,省实验中学的宏志班同学陆续到校报到了。班主任王洪军忙前跑后,寝室、教室,带学生和家长就餐,耐心解答每个学生和家长的问题,一直忙到晚上9点,才回家休息。凌晨1点,王老师的电话响了,又有学生来报到了。穿戴整齐,王老师直奔车站。把学生安顿好,再次推开家门,此时天已经开始发亮了。

  “放飞梦想”,省实验中学校长于学书在开班式上寄语全体宏志班同学。帮助他们插上梦想的翅膀,在宏志班,他们将飞得更高。

责任编辑: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