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3日电 2006年8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大庆油田考察,着重研究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问题。考察时,温总理勉励大庆油田的干部工人要继续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努力奋斗,实现大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正在广大油田干部工人欢欣鼓舞,深入学习贯彻温总理指示精神时,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又传出捷报:截至2006年9月1日,一厂46年累计生产原油5亿吨,一厂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累计生产原油5亿吨的采油厂。 5亿吨来之不易,它是一代代一厂人胸怀“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崇高理想,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来认识油田、开发油田,走科技兴企之路的结果。
科技兴企
科技兴企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一厂的发展建设历史,就是一部科技兴油的进步史。
油田开发初期,针对油田面积大、边水不活跃和弹性能量小这一普遍矛盾,一厂采取了“早期内部注水、保持压力”的开采方式,做到提前预测油田开发趋势,提前做好工艺技术准备,提前进行开发方案试验的“三提前”,使油田能量一开始就得到了补充。从1960年油区开发打第一口油井到1965年开发萨尔图油层的一次井网全部布完,油区产量迅速上升到611万吨。与此同时,广大石油工人围绕“如何保持长期稳产”的课题,根据油田地下不断变化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使1974年原油年产量达到1000万吨。高台子油藏的开发可谓是一场发展历史上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关键战役,高台子油藏得到开发后,1991年一厂原油产量攀升到1500万吨高峰,并连续稳产8年。
有效开发
温家宝总理在大庆视察期间曾经指出:经过长期、高效、高速开发,大庆油田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油田可持续发展面临许多挑战,抓紧研究和解决大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大庆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对此,一厂人充分意识到,经过40多年的开发,油田进入了特高含水期,最大限度提高油田采收率,努力延长油田开采寿命,有效开发油田便成为了主要任务。近年来,一厂人不断深化油藏地质研究,开展了“顶、底、边”储量核实与调整挖潜等先导性试验,进一步认识了油田资源潜力,新增地质储量两亿多吨。与此同时,一厂人不断进行科技创新,开创了三次采油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油田采收率,创造了年产原油1000万吨以上、连续稳产33年的辉煌业绩。
做大贡献
一厂作为大庆油田的“龙头老大”,在大庆油田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的新形式,一厂人踏上了探索之路。在树立“大厂要有大作为,大厂要作大贡献”的基础上,如何努力提高油田采收率,实现更长时间稳产,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成为一厂人的首要任务。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厂开发调整对象将逐渐由主力油层转向二三类油层;驱油方式将出现水驱、聚驱和三元复合驱并举的局面;产能建设每年将钻井1000口左右。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一厂确立了“十一五”期间的“13231”工程目标,即到2010年保持年产原油1000万吨以上;三次采油年产量保持300万吨以上;形成三元复合驱配套技术,提高采收率20%;进一步加强管理、技术、操作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学习型采油厂。围绕实现“13231”工程目标,将以学习型采油厂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人才、管理、技术、文化创新,努力提升企业素质,在创建百年油田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主力采油厂的作用。
一厂人坚信,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兴企之路,大庆的明天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