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手机、电脑、MP4“三大件”升级 中小学生攀比令家长担忧
2006-09-03 21:43:26 来源:东北网  作者:黄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船舶电子大世界里正在挑选mp4的学生

  东北网9月3日电 (记者 黄健) 金秋九月各大中小学校纷纷开学,疯狂购物升级“三大件”成了许多学生和家长在开学初的主要活动。双休日,记者采访了哈尔滨的各大电子商城,多功能手机、进口的电脑笔记本、MP4成为学生购买的主流产品。

  中小学生瞄上MP4、电脑笔记本

  开学的第一个双休日,记者在哈尔滨各大电子商场看到,除教辅书、学习光盘、外语听力辅导播放器,许多中小学生瞄上了价格不菲的MP4、进口电脑笔记本、多功能手机等电子产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手机、电脑、MP3是很多中小学生早就有的“三大件”,但现在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以往的电子产品已经跟不上孩子攀比的心理需求。同学在一起,手机是不是能够拍照、摄影、上网聊天;电脑是不是笔记本式的进口国际品牌;MP3随身听是不是可以像MP4一样可以看电影都成为孩子之间间谈论的新话题。

  在哈尔滨船舶电子大世界,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还在上学期间,我觉得这些东西用处不是很大,但毕竟就这么一个孩子,他想要,就买吧,别的孩子都有,他没有也不是那么回事。再说了,真为几千块钱影响了孩子学习,也不划算。”就在这样的心理支配下,家长们只得一次次“忍痛”掏钱。

  “升级三大件”一个都不能少

  “开学这几天学生是消费主力!”某电子产品店的老板姜先生说。开学的第一天周末,都有不少中学生跟父母来买东西,主要是MP4、电脑笔记本、多功能手机。而且全部是组合购买,“升级三大件”一个都不能少。

  “孩子新学期刚刚开始,我已经花了近二万元了!”记者采访了正帮儿子选MP4的黄先生,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上学期他给孩子买个笔记本电脑花了8000多元;买手机花了1500多元;买MP3又要花上1000多元。但现在孩子说了,好多同学都换了MP4和多功能的手机,如果自己的不换,不但在同学之间没有面子,就连一些大家可以共享的信息,由于电子产品落后的功能限制都无法实现。黄先生叹了口气说,这些产品我都没用过呢,不过为了孩子,没办法,现在的孩子攀比的心态还是让人担忧。

  “开学经济”让家长背上沉重负担

  学校开学,做家长的少不了给孩子新添些学习用品,本无可厚非。可是文具越来越贵族、奢华化,由此而出现的“开学经济”,确实令人担忧。

  采访中记者发现,“开学经济”让众家长添上新愁。现在的家长对孩子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了孩子的学业而不惜代价。但是价格不菲的学习用品,也加重了家长的负担。谁能抵挡得住学习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呢?说碍于情面也好,众家长情愿苦了自己,也不能让孩子受委屈。开学经济让众家长无形之中揹上新的经济负担!

  在哈尔滨教化电子大世界,正在陪孩子修理台式电脑的张女士说,我从事了20年的中学教育工作,现在哈尔滨市第156中学任教。“开学经济”的攀比大潮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学习用品的奢侈化倾向,必然导致学生攀比之风的生成,造成一些学生纷纷来追捧时尚的文具和电子产品。如果说一些家境好的学生可以优先享用,那么对于一些家境不好的学生来说则是一种歧视,也会使学生因为文具而贴上等级化的卷标,助长了学生的虚荣心,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对学生心理容易产生伤害。

  专家:去除恶习融合消费教育

  记者电话采访了,多年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哈尔滨师范附小校长石瑾娜。石校长表示,在当前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生的节俭教育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是从小进行节俭习惯培养所必需的,对于将来他们的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细微处培养,生活上不攀比、不浪费,这样的学生以后发展会更健全。节约粮食是尊重父母和社会劳动成果的体现,一个从小铺张浪费的学生以后很难形成富有同情心和感恩心态的高尚人格。况且,现在学生都有自己的零用钱,如何合理使用分配零用钱,不要浪费,这也需要学校、家长教会学生自己理财,逐渐消除他们的攀比心理。

责任编辑:张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