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7日电 哈尔滨商圈变化太大了。万达商业广场、爱建新城、乐松购物广场、会展商圈等不断崛起,道外、香坊的旧城改造纷纷打出“黄金旺铺”的招牌,大有培育新商圈之势……
面对新商圈的叫板,传统商圈也寻求更大空间。
第17届哈洽会,南岗区与外来投资者签订共同合作投资40亿元建设秋林中央商务区改造建设项目协议。道里区则先行一步,索菲亚教堂广场进一步拓展、老哈一百业态调整及立面改造、中心广场现代服务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这标志着道里中心区改造规划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新商圈与老商圈、新业态与旧业态的竞争和融合不断上演,哈埠商圈进入大博弈时代。
商圈一起黄金万两
三四年前,夜晚来临时,道里防洪纪念塔左侧还是漆黑一片。大连万达集团看中这一黄金宝地,投资开发总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的哈尔滨万达商业广场。随着沃尔玛购物广场、大洋百货、华纳国际影城、大食代美食广场、灿坤数码广场、书城等主力店纷纷进驻,哈尔滨人逐渐熟悉了一个新的英语词汇———ShoppingMall,并享受到了它所标榜的“一站式全方位生活服务”现代商业理念。松花江畔崛起的新商圈,在满足市民购物娱乐休闲的同时,也让商家赚得盆盈钵满。
在哈尔滨,人们已习惯将秋林———果戈里大街地区商圈和中央大街———哈一百地区商圈看作是影响市民消费的超区域型的核心商圈。目前为止,无论是地理位置、消费习惯,还是市场份额,这两个商圈都是哈埠绝对的头两位。经过多年拼杀,商业格局大致分定,利润空间已经饱和。商家和地产商要开发新的利润空间,只有自己再造一个新商圈。
于是,也就是几年光景,地产界在哈市造起了一个又一个商圈。依托会展体育中心的商圈有红博、家乐福等入驻,周边的房价也一下子翻了几倍;今年4月11日,国内最大的商业集团“百联集团”在签约后正式入驻哈尔滨爱建滨江国际社区,也使得当初颇受关注颇受怀疑的爱建商圈渐渐成型,其社区房价连连攀升,商铺也成热炒对象。
竞争激烈有冷有热
道里、南岗老商圈,万达商圈,爱建商圈,香坊、道外正在改造的商圈……原先单一商业中心演变为多个商业中心并存已成为必然趋势,也使得过去商业领域中店与店的竞争转为商圈与商圈的竞争。
据调查显示,目前在哈尔滨做“商圈”概念的房地产项目不下二十几个,打造商圈的背后是地产商的概念炒作。与楼市互“傍”,进而达到楼房销售与超市销售的双赢局面。
由于概念同构、经营同质化,营销模式单一、重复,相互之间跟进、模仿的痕迹十分明显,也使得有的商圈并未如预期的火热起来。动力区乐松购物广场、巴黎广场,位于动力广场的中心地带,其周围有乐园小区、幸福家园、乐松小区等居民小区,有林大、哈师大、中医药大学等学校,有省政府、动力区政府、“三大动力”厂等企事业机关单位,周边人流近80万人。这样的黄金位置,应该可以打造出“超黄金”效益。但已建起几年似乎始终不够兴旺。同样的,人们对正在热炒中的爱建商圈也存诸多怀疑。先锋路则提供了另一个惨烈的例证,继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普尔斯玛特超市败走冰城后,先锋路上的新一佳超市、大成街上的三联大型家电专营店等,相继饮恨败北。
事实上,新商圈的提法也并未得到所有人的首肯。黑大经济学院一位老教授在听到记者关于商圈的问题时这样反问,“商圈?你能说盖几栋楼就是商圈了?中央大街、秋林的老商圈是用多少年才形成的?现在商家一炒就成圈了,太快了吧。商圈的形成要靠实力说话,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优良的信誉、质量、地理位置和实力。我们应看市场情况再决定是否有新商圈的出现”。
未来寻求错位经营
哈尔滨商业大学一位专家认为,在不同的商圈内应该有不同的业态,高中低档不同业态的融合使得各个商圈定位的差异化会更加明晰,每一个商圈都应该有个性鲜明的竞争力和属于自己的服务特点。
针对哈尔滨市商业网点建设过于集中、布局不尽合理、盲目发展等问题,哈市出台了《哈尔滨市商品市场体系(商业网点)建设规划》,由政府操盘描画商圈蓝图,寻求错位经营。未来5年哈尔滨市将形成“一带三主题,九区域八场区,十八个社区商业”的商品市场流通大格局。
就在政府开始操盘规划商圈之时,随着地铁一期工程的启动,有迹象显示,投资者又瞄上了沿地铁造圈的巨大商业前景,哈市除了已有的军工、秋林、中央大街、教化等商业聚集地,多个沿线大型项目的即将启动,新型商圈很有可能在东部和南部的地铁站附近形成。
市场的手紧握政府的手,哈尔滨商圈博弈着并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