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于雪梅 |
东北网9月13日电 题:一心为民的巾帼红盾——记大庆市工商局企业科受理审核员于雪梅
东北网记者 孙岚
她,眉清目秀,脸上常常挂满微笑;她,热情大方,为人答疑解惑时不厌其烦;她,实权在握,却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威逼利诱也不动摇;她,就是大庆市工商局企业科副主任科员、企业科受理审核员于雪梅。14年来,于雪梅在平凡的岗位上,用一片赤子情怀铸就了闪光的工商红盾。
工作中的于雪梅,充满热情。她始终坚定一个信念:无论吃多少苦,受多少累,都要为百姓做好每一件事。
当她还是一名发照员时,一次,单位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对3000余户企业的年检验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那段时间,于雪梅和同事们起早贪黑地工作。周末,别的同事回家休息了,她却将孩子送到母亲家,自己继续在单位加班。安静的大厅里,于雪梅一个人敲打着键盘,录档案、打执照、盖年检章,一个程序下来要5分钟。为了提高效率,她强制性地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每天录入100个档案,打印85个执照。一天下来,打印机的针头烫得不敢用手摸,于雪梅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没日没夜的工作,于雪梅累得浑身酸痛,嗓子疼得发不出声来,体温高达38摄氏度,走路摇摇晃晃、脸色蜡黄。同事们劝她回家休息,可她只是利用午休时间到小诊所打了一瓶点滴,针头一拔就又回到了工作岗位。那次年检验照,于雪梅经手办理2700多户企业,超过了全科室工作量的一半。
肩负责任勤勤恳恳为企业办事。
一家企业要进行变更登记,涉及上千万元资产,因不符合有关法规,于雪梅没有给办理。企业负责人送来一个装满钱的档案袋,明确地说,这只是一点意思,如果能为企业变更开“绿灯”,事后还有一笔重谢,于雪梅当即就拒绝了。2003年7月,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前来办理注册登记。审核过程中,一个眼熟的名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马上联想到两个多月前,正是这个股东以一处房产出资,与他人投资注册了一家经贸公司,承诺6个月之内办理产权转移手续。这次此人又以房屋出资,会不会是同一处房产呢?通过核对实物出资台帐和经贸公司的档案,证实了于雪梅的推测:这栋房屋价值500多万元,一旦重复注册,其中一家公司注册资本必定无法到位,造成虚假出资。对此,她依法审核,严格把关,将其堵在了市场准入的“大门”之外。
于雪梅觉得,作为共产党员,就应该把群众的事儿放在心上,对前来办事的企业人员要视他们为“上帝”,捧出真诚与爱心,倾情服务与奉献,让他们高兴和满意。
于雪梅在工商局企业登记窗口工作了10多年,大庆作为全省的经济发达地区,近年来,各类企业发展迅速,登记受理量很大。因此,这种工作性质决定,她常常在窗口前一站就是一天,接待的这伙人刚走,那伙人又来了,要反反复复地讲解法律、法规,这个人问一遍,再来一个人还要问一遍,明白人一听就懂了,不明白的人,得给他说上三、五遍。一般人看来,这样的工作,再有耐心的人,时间常了也会“腻烦”了,但她始终没有这个想法。她说,人要换位思考,假如我到政府部门办事,不也希望能看到人家的一张笑脸、听到一句温暖的话语吗?
2002年6月,省政府法制办的暗访组来到她的窗口前。他们对于雪梅笑脸相迎、百问不厌、对答如流的暗访结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成了全省13个地、市上百个被暗访对象中惟一让暗访组满意的人。省委领导看过暗访录像后,称赞她是“新时期行政执法人员行业作风建设的典范”。
于雪梅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忠职守,默默地奉献着。她最喜欢电视剧《永不放弃》,剧中急诊科女医生接待病人时说的话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好,这里是急诊科,我是您的主治医师,您没事了。”在她看来,自己虽然不是急诊科的医生,但站在窗口前接待企业办事员时所说的每一句话同样重要。她要用真诚的心、质朴的爱、亲近的话语,履行一名工商管理干部神圣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