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6日电 15日,哈尔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哈尔滨市成为全国首个设立市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城市。2004年至今,哈尔滨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近千例。其中,43.96%的患者是由于使用了抗菌类药品产生不良反应的。
据哈尔滨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副局长任守增介绍,监测工作是药品监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由于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药品繁多,药疗和临床用药比重逐年加大,一些药品虽然质量合格,但在使用过程中对部分人群或特殊人群易产生不良反应。哈尔滨市不良反应中心的成立,将对市场上药品进行严格筛查,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关信息。
按规定,哈尔滨市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一旦发现不良反应病例,即可上报至该中心,该中心进行初步审核后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截至目前,该中心已上报近千例ADR病例,相当于每天上报一例。
据哈尔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孙鹏丽介绍,根据2004年4月至2005年12月哈尔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515例ADR病例分析情况看,因服用抗菌类药品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最多,占总数的43.96%。另外,由静脉给药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数量高达84.66%;新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患者数量占到总数的24.86%;近半数的不良反应患者表现为皮疹、红斑、瘙痒等皮肤反应。
孙鹏丽说,医生在临床治疗和患者自行服用药物时,应注意抗菌类药品的合理使用,对有过敏史的患者,应加强用药监护。
责任编辑: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