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搜 索
界江唱响欢乐的歌——沈阳军区某边防巡逻艇大队文化育兵侧记
2006-09-17 07:29:2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姜 涛 黄清云 宋光强 郝胜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17日电 题:界江唱响欢乐的歌——沈阳军区某边防巡逻艇大队文化育兵侧记

  九月界江,银浪飞歌。在担负黑龙江、乌苏里江、松阿察河及兴凯湖千里界江巡逻执勤、交通运输和护渔护航任务的“全军学习成才先进单位”——沈阳军区某边防巡逻艇大队,到处涌动着生机盎然的“特色文化热潮”。

  在这支全军最大的陆军船艇部队,水兵们学起来,乐起来,唱起来,舞起来,创造性地开展界江特色文化活动,别有一番情趣。

  甲板运动火界江

  界江上巡逻执勤远离人烟,生活枯燥。但水兵天生爱琢磨,瞧!五中队300吨驳船上举办的甲板运动会就令人眼界大开。

  比赛的第一个项目首先是船艇马拉松。要求参赛队员以最快的速度跑完船上的每个战位。随着一声哨响,水兵们像离弦的箭绕道左舷飞奔,掀舱盖、下机舱、上驾驶台,钻下跑上经历“九曲十八弯”后返回原地。“1分28秒”、“1分26秒”。“破纪录!”甲板上顿时响起掌声。

  第二项为引体向上。只见素有“体操王子”美誉的湖北籍士官黄正权立正姿势站在底舱,口令一响,猫腰、下蹲、抬头、起跳,双手稳握横杆,漂亮利索的一连串动作令官兵们击掌叫好。“1、2、3……99、100、101……”官兵们不由自主地跟着裁判一起报数,一声高过一声,一次比一次兴奋。紧接着,前甲板的俯卧撑、仰卧起坐、人工搅锚、抛缆绳比赛一个比一个火暴。据随船开进蹲点的中队长魏长友介绍,这类比赛他们周周练,月月搞,利用船艇上的某些部件就地取材开展文体活动,让执勤官兵在玩中乐,在乐中练,对提高战斗力大有帮助。

  影评楹联抒情怀

  船艇明水期在界江锚泊,阅读报刊成了难题,但官兵们尚可收看到电视节目,大队便引导官兵坚持做影评和写楹联。

  侃起影视评论和楹联撰写,随便拉出一名战士都能写出几段,聊上个一二。水兵们结合自身感受搞《新闻日评》,观影视写评论,感悟界江生活写楹联,既培养了官兵的高雅情趣,锻炼了演讲口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使官兵在成才道路向前迈进。大队定期开展影评征文活动,评选稿件推荐到报刊发表。近年来已有15篇文章在全国、全军影评征文大赛上获奖,每年都有40多篇影视评论作品被报刊选用,先后有17人被省市影视评论协会吸收为会员,17篇作品在省市获奖。

  “驾战艇巡界江建功抚远,强素质树形象扬威口岸”、“驻守东方第一镇奉献无悔,代表祖国巡界江豪情满怀”、“驾艇巡察河练就钢筋铁骨,持枪卫兴凯彰显水兵本色”……这些对仗严谨、用词形象的楹联作品都是水兵们结合担负任务,参照驻地人文风情和地理典故自己编撰创作的。统一制作成不锈钢楹联挂在艇组,成为水兵言行的座右铭。以文砺志,对联抒怀,形成了水兵特有的界江楹联文化。

  剪贴文化展风情

  剪贴,作为整理积累所学知识的一种形式,已经悄悄走进了水兵生活,成为千里界江独特的文化风景。

  走进舱室,打开厚厚的剪贴本,就如同走入水兵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句名人箴言,几首优美诗词,都可以展示五彩缤纷的个人爱好和审美情趣。剪贴成为水兵们陶冶情操、丰富知识的宝藏,甚至是他们通往成功之路的阶梯。大队从战士们的剪贴中整理出100多句关于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经典格言,编成小册子下发基层,供官兵学习参考。

  各执勤艇组参照剪贴心得,制作富有地域特色的楹联、体现职责任务的灯箱和标准的国旗台,利用局域网络、学习园地、黑板报等悬挂书写战斗格言。小木河艇组叫响了“在工作中找快乐,在快乐中干工作”的口号,以此鼓舞官兵斗志。

  书籍光盘送船头

  明水期,大队特地为执勤艇组下发了书法光盘资料,投入数千元买来笔墨和宣纸,订阅书法、绘画报刊等书籍。各执勤艇组还经常以树枝为笔、以沙滩代纸开展书法竞赛活动。每年执勤官兵返航,大队都组织以艇组为单位的才艺展示。

  活动开展以来,大队先后涌现出康树臣、李宏文、孟广早、刘文国、王宏图等一大批书画人才。士官李宏文书法作品先后被《中国硬笔书法艺术家作品集》、《当代书法名家作品集》、《中国书画作品收藏宝典》收集,被中国当代青年书画家学会授予“中国硬笔书法艺术家”荣誉称号。

  “界江大学”育人才

  “书声与涛声同在,课桌与甲板同行”,这可谓全军独有的一所“界江大学”。年初,该部把读书育人、学习成才贯穿于“倡人文关怀,建和谐军营”活动中。创办的“水上分校”与镇江船艇学院、佳木斯大学等军地院校联合举办电工、养殖、电脑等近60个专业的函授班,一线执勤艇组广泛开展乐器演奏、书法绘画、新闻写作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水兵们被民间技艺的特色魅力所吸引。一中队虎头艇组结合分区“五个朝阳”教育,研究制作的手工艺品《代表祖国迎太阳》系列紧贴时代主题,寓意深刻;二中队抚远艇组潜心学习民间剪纸艺术,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剪纸作品,加深了官兵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街津口是赫哲族聚集地,艇组虚心学习具有赫哲风情的鱼皮画、树皮画。

  艺术灯箱映军营

  走进营区,大理石门垛整洁肃穆,光彩照人,毛泽东题写的“提高警惕,保卫祖国”遒劲大气。欧式风格的机关楼遥遥相对的是胡主席提出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大型喷绘。“按五边思路要求,建设全面过硬艇队”、“建设信息化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标语牌、七个英模画像等具有水兵文化特色的标语灯箱,是营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大队长刘金良介绍说,灯箱在这里做的不是产品广告,而是宣传大队组建40多年来,在不同工作岗位上涌现出的训练标兵和先进典型。设立灯箱装点了军营,也召示官兵牢记职责,爱大队,爱船艇。

  新华社对该大队灯箱文化育精兵专题发出的通讯稿被全国多家报纸杂志社转发,更被《中国市场经济报》以《中国军营哈拉绍》为题在头版刊发。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