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7日电 入秋以来,哈尔滨市体检市场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都推出了各种体检套餐,有一两百元的普通健康体检套餐,也有上千元的豪华体检套餐。虽然形式各不相同,但促销手段倒是相同的:用优惠价吸引顾客。据了解,平时公开报价百元左右的体检套餐,现在都有不同幅度的降价,有的体检中心竟然将平日价格800余元的体检套餐优惠至100元,更甚者将七八百元的两性健康体检降价至48元。体检为何能如此低价?医院真的在做赔本买卖吗?各种降价优惠的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猫腻?记者连同两名志愿者(徐先生和常女士均是哈尔滨市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一起对此进行了暗访调查。
有病查不出,没病查出病 健康体检市场恶性竞争不健康
记者采访调查发现,哈尔滨市体检市场中存在着许多消费者不了解的问题,健康体检市场因争夺客源而表现出“不健康”的一面。
体检差价=体检差距
低价体检真的是“同质低价”吗,是“优惠让利”吗?像上文中那家医院48元的体检套餐,原价要713元,在三级甲等医院做恐怕千元也难以下来。哈医大四院体检中心的韩主任向记者解释,同样一个项目,检查可能差别很大。“例如B超,就有彩超和黑白B超之分。现在一般大医院都给顾客做彩超,而小医院给顾客做黑白B超,价格就相差几十元到上百元;像支原体培养,如果只是简单地用显微镜做个定性,只需要人力,不需要试剂、玻片等,几元钱就够了。但如果按照大医院的做法,要利用玻片、试剂等做具体的量化测试,光这一项就可以有上百元的差距。所以,别看它原价要700多元,实际操作起来可能成本只要几十元就够了,而体检质量相差很多。”
事实上,根据检查方法不同,相同体检项目的价格的确有相当大的差别。一般胸透只要10元左右,而胸片就要40-100元。胸片的辐射要比胸透少得多,而很多不正规的体检中心为了降低成本都用胸透,胸透不但对体检者的伤害大,清晰度也不理想;化验所用试剂分为国产、进口,种类和档次各不相同,价格差距很大,准确率、精确度也就相差甚远。为了减少成本,一些体检机构甚至采用低档、劣质甚至变质的试剂来做化验,检查结果很容易出错。
两名志愿者分别到几家医院进行了体检,得到的体检结果却各不相同。常女士在××医院被查出有阴道炎,但在哈医大四院检查没有阴道炎;徐先生在省×××医院被查出心肌缺血、肾脏粗糙和腰椎有问题,但在哈医大四院和哈医大一院,他的心脏、肾、腰均未发现异常。
没病查出病有病查不出
在健康体检市场中,错检、漏检的现象屡见不鲜,令一些患者耽误了治疗最佳时机。
之一、为了卖药出具假化验单
记者从211医院体检中心了解到,一些体检者在不正规的体验中心做体检,经常有隐藏的疾病没查出来,没病的倒被查出了病。在该体检中心就常会有体检者在一些小体检中心体检后,被查出有性病或是疑难病症,到该体检中心复诊。而通过该中心的检查,体检者身体并无异常。这不过是一些体检机构为了卖药挣钱出具的假化验单。
之二、医生护士联合作扣,诱导体检者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体检机构医生开单后,有护士全程陪同进行各项体检,并且护士每进一个诊室都会与医生交代几句。体检者最终的体检结果肯定和体检者未做体检前,医生所“怀疑”的病症相同。
之三、单位体检走过场
记者在采访哈尔滨市一些民营体检中心时发现,几个人的体检中心也能承接近200人的体检工作,每天竟承诺可以体检上百人次,而正规的体检中心每天的体检量不超过50人次。
“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情况,恐怕是这些体检机构的通病。有一家体检机构为一家单位的53名职工体检,结果去了50名职工,最后却领回了53份体检报告。国企的王女士对记者说:“单位组织我们到一家医院体检,检查的时候,由于人多,有几个医生根本没认真检查就在上面盖章、签字,就写‘正常’。在有的体检处,医生把收来的体检表漫不经心地放在桌上,很容易弄混。我们仅抽了血、做了个B超、拍个胸片,连主检医生都没见到,几十项指标的体检结果就出来了。可想而知,这种体检报告的真实性。”张先生单位效益不错,每年都组织体检,他都没查出毛病。近日,他腰疼到211医院做检查,竟查出肾结石已达0.7cm,医生说结石早就存在,只是以往的体检没有查出,现在已无法自主排石。”
做体检只出报告不指导
哈尔滨市市场上许多健康体检,仅限于做体检,出体检报告。收了你的钱,给你一个体检报告就完事,没有专业医生的指导。不少体检者虽说拿到了体检结果,但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仍然不是很清楚。志愿者常女士在哈尔滨××医院做了所谓的100项体检,最终连个体检报告都没有,只有一叠化验单。体检者自己又不是医生,如何对各种体检量化指标进行分析呢?这样的健康体检对于体检者来说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