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9日电 孩子三四岁了还不“会”说话,家里老人会说“贵人语迟”;孩子总是重复同样的动作,但学汉字、拼音一学就会,家长认为是“神童”。记者昨天从黑龙江省儿童心理康复专业委员会承办的首次国际学术交流会上获悉,类似的表现都是儿童自闭症的症状,因为是一种“非典型症状”,往往被家长所忽视。
伟伟是个与众不同的孩子,3岁,却有让家人都骄傲的本事:你问他哪年的几月几日是星期几,他张嘴就来,答案百分之百准确;他见过的拼音、汉字过目不忘。但家人对他的一些“毛病”也不知如何是好。如伟伟从来不愿意跟别的小朋友玩,连妈妈抱他也不愿意,每天只是重复性地做他“喜欢”的事。
晓星本来是个很招人喜欢的孩子,但从两岁开始就不说话了。后来被妈妈爸爸逼急了,他就开始乱扔东西,有一阵盯上了妈妈的眼镜,见了就扔,妈妈连配了十几副眼镜。爷爷说,没事,“贵人语迟”,淘点儿聪明。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两个被家人认为是聪明、“富贵”的孩子,经诊断均是严重的儿童自闭症。
哈医大儿童发育行为研究中心的武丽杰教授介绍,儿童自闭症的主要表现为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三大主要症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典型症状”的孩子,像智力发育中,10%的孩子为智力超常,多数患儿的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如数字、年代等。还有一些多动和注意力分散的患儿,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行为在这样的孩子中均可看到,与多动症儿童不同,自闭症孩子的异常淘气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的打骂或惩罚有一定的关系。
据了解,五年前,黑龙江省在儿童发育行为的诊断和研究上基本是个空白,有的自闭症儿童经过多年才被诊断出来,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