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金牌工人”的无悔追求——记哈局佳木斯机务段运用车间主任王伟东
2006-09-20 16:34:19 来源:东北网  作者:吕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0日电 题:“金牌工人”的无悔追求——记哈局佳木斯机务段运用车间主任王伟东

  他只是个普通人,却保护着一百多台运用机车的安全畅通。

  他只是个车间主任,却主持编写了哈尔滨铁路局第一本《内燃机车知识日常学习手册》。

  他接触内燃机车不过几年的光景,就研究发明了东风4 型内燃机车全面检查的顺序小线—“伟东线”。

  他和机车打了16年交道,创造了安全走行30万公里的佳绩,先后荣获全路优秀公产党员,全国道德“双十佳”和铁道部劳模,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2006年十大知识型职工标兵。

  从普通司机到机车专家

  1988年,桂花飘香。王伟东佩戴着党徽和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的军功章,来到了佳木斯机务段,成为一名新兵,做起了又脏又累的司炉活儿。工作的困惑一度使他陷入迷茫之中,自己的人生就这样度过么?但是凭着自己在部队练就的不服输精神,他开始了挑战自我的步伐。熟习业务,挑战新知识!

  工夫不负有心人。 1992年,分局技术表演赛上王伟东捧回了第一名的奖杯,并被破格提拔为副司机。1996年,王伟东获得了局技术表演赛第一名,并考上了蒸汽司机。 1997年,,王伟东又以全段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全段第一批内燃机车司机。

  第一次出乘,就给王伟东来了个下马威—出现了不走车的故障。这件事对王伟东触动很大。他给自己提出要求:学技术,练“绝活儿”,做一个称职的司机,不仅要会操纵闸把,还要当行家里手。

  王伟东着魔一样抱着省吃俭用自费买来的书,用一种痴迷的状态遨游在“机车世界”里。先后自学了《内燃机原理》《内燃机常见故障与维修》《电路图》等10多本业务书籍,光画图的草纸就用了两胶丝袋子,写了近5万字的学习笔记,筑起了他坚实的业务理论基础和安全防线。

  许多人称他为“机车专家”,一个普通司机取得了专家级的成就:他先后制定编著了《机车应急故障处理50条》、《内燃机车区段作业标准》、《东风4 型内燃机车工具定置图》、《走车电路故障处理思路图》、《励磁电路故障处理思路图》等技术革新和技术管理标准。他编写的《东风4 型内燃机车“五大病害”防止措施》、《平地模拟一次乘务作业标准》,经过技术考评,已在全局推广应用,成为全局机车乘务员处理机车故障的“制胜法宝”。

  在机车检查过程中,王伟东确立了“走小线不丢件,先下后上再里外”的看车原则,总结出机车后端部检查经验,发明了东风4 型内燃机车全面检查的顺序小线—“伟东线”。

  “智多星”带起一个“尖子集团”

  在同事们眼里,王伟东是一个“智多星”。不但给机车配上了“应急故障处理箱”还成立了专职“ 110故障信息指挥中心”。王伟东担任第一任指挥员,专门负责解决机车在线上运行遇到的故障难题。2年来,王伟东的手机24小时开机,对每个求助电话,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他都会不厌其烦的投入到工作中。两年来王伟东指挥处理故障300多起,防止机破200多起,自己掏钱补助手机费2000多块钱。

  王伟东不仅是全段的领军人物,更是科学技术的传播者。提起王伟东和他的“尖子集团”无不竖起大拇指。几年来,“尖子集团”培养了一批“一口清、一手精,问不倒、考不倒、难不倒”的尖子们: “活《电路图》”李瑞才、“活《技规》”颜士东、“活《行规》”陶传宝、“活《操规》”李会刚……

  2004年 4月 3日 ,王伟东病倒了。由于过度劳累,这铁打的汉子被击倒了。躺在医院病床上的王伟东彻夜难眠,许多往事一幕幕向他走来。

  他忘不了,结婚时,妻子黄秀娟对他的叮咛:“放心工作,我会全力支持你的。”从此,黄秀娟用瘦弱的双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成为他的精神支柱。

  2001年,母亲突发脑梗塞住进了医院。当时,父亲颈椎管狭窄瘫痪在家;妹妹患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里里外外都是妻子在操劳,而他却在带领“尖子集团”准备分局技术表演赛。妻子由于过度操劳晕倒在路上,到医院一查,医生警告她得了“肾病综合症”,必须治疗。可是大量服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又引发了双侧股骨头坏死。黄秀娟每天都要忍受针扎似的折磨。她咬紧牙关,从不在丈夫面前喊一句“疼”。黄秀娟说:“我不能再给他这么大的压力,怕他受不了。”

  他忘不了,女儿乐乐。当小乐乐知道妈妈拄着双拐行动费力时,自己承担起买菜的任务来。乐乐没有尝过汉堡包,她说:“洋快餐不健康,有毒。”

  乐乐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如果爸爸能给我一个愿望,我一定送给妈妈,让爸爸有空的时候多陪陪妈妈。”

  伟东是清贫的,参军时发的军用棉鞋,依然穿在脚下;结婚时穿的“梦巴黎”长袖衬衫由于磨破了边,就改成了半截袖,成天套在身上。但伟东又是富有的,满满两提箱金灿灿的奖章和大红证书,无声地昭示着这位“金牌工人”无怨无悔的追求轨迹。

责任编辑:邱士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