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0日电 题:新时代的好警官——记道里公安分局办公室民警李晓宇
![]() |
![]() |
有这样一个人,他工作时勤勤肯肯,严格要求自己;有这样一个人,他可以将自己难得的休息时间都奉献给需要关怀的人。他,就是李晓宇,一位来自哈尔滨市公安局道里分局的新时代的大学生警官。
2000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李晓宇考取了国家公务员,开始了他的公安工作,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他在日常工作中虚心向先进的同志学习,用他们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找不到一丝大学生的傲气和娇气。在思想政治上能够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上积极肯干,并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优良传统,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尊老爱幼,甘于奉献,做公民道德建设的忠实践行者。
1991年,当李晓宇还是一名初中生时,在学校团委的号召下,他主动与孤寡老人朱绍珍奶奶结对一助一对子,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朱奶奶家住平房时,李晓宇风雨无阻地每天到她家挑水、劈柴。后来朱奶奶搬入了楼房,李晓宇仍每周去她家帮助料理家务。渐渐的,李晓宇与朱奶奶结下了很深的感情,他的心中也多了一份牵挂,每个春节,李晓宇都会陪朱奶奶度过,一晃就是十五年。一次,朱奶奶感冒发烧,李晓宇知道后连夜用自行车拉着她到医院看病,陪老人做各种检查。打完退烧针后,李晓宇送朱奶奶回到家,但他一直不放心朱奶奶的病情,就守在床前端水送药。不知不觉间天已大亮,躺在床上的朱奶奶抚摸着一直守候在床边的李晓宇的额头,眼睛湿润了。李晓宇日夜照顾着朱奶奶,直到老人退烧了,他疲倦的脸上才露出了笑容。就这样泪眼对笑脸的一幕成为李晓宇和朱奶奶15年相处的一个缩影。
在参加公安工作之后,李晓宇仍坚持常年的照顾朱绍珍奶奶,与此同时,他与辖区内的居民也打成了一片。因为李晓宇把群众的大事小情都放在心上,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群众的生活,所以每年收到的锦旗和表扬信就达到几十件。他所管辖的区域内有15户70岁以上的老人,每位老人的情况他都牢记在心,每逢仲秋节、端午节等节日,他都将自费买的1 5份月饼、粽子等节日礼物送到老人手中。春节时,还为每位老人家送去春联、鞭炮、福字等年货,年年不落,让老人实实在在感到关怀与温暖。一次一位老人去世了,他像亲人一样帮助老人的亲属办理户口注销等身后事,忙前跑后,令所有群众感动,传为佳话。
回到工作当中,李晓宇仍然能够充分地将人民警察与青年志愿者两重身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他所负责的管理的区域常常会有丢失财物和迷路的外国游客,每次只要李晓宇遇见都会凭着志愿者的热忱,运用熟练的外语技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使外国人感受到中国警察的素质。2002年9月10日,李晓宇在中央大街上发现了一位因护照丢失而面露难色的墨西哥人,他用对方听得懂的英语问明情况后,在派出所开据了护照丢失证明,使这位墨西哥人于当晚得以顺利回国,在回到墨西哥后,那个外国朋友还专门打来越洋电话表示感谢。
2003年3月的一天,道里区中央大街西七道街71号发生火灾,办案途经于此的李晓宇发现后立即奋不顾身冲入火海,协助赶到的消防队员将受伤人员抢救出危险区,挽救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表现出人民警察的大无畏奉献精神。
李晓宇的事迹被省、市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他先后被评为“道里区十大杰出青年”和“哈尔滨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他的优秀事迹在市公安局简报上多次刊登,被评为哈尔滨市公安局“每周一星”、2005年度“哈尔滨市公安局优秀大学生警官”。他的青年志愿者形象深入人心、公民道德建设先进事迹广为流传,大家都称赞他是新时代的好警官、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