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搜 索
北大荒400台现代农机装备赴内蒙古跨省作业
2006-09-20 18:12:19 来源:东北网  作者:谢振华 徐国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0日电 连日来,来自黑龙江省垦区的400多台(套)大马力现代农机装备,成为呼伦贝尔大草原抢收麦类作物和整地作业的重要生力军。据呼伦贝尔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自8月下旬以来,在近30天的时间内黑龙江垦区跨省作业面积预计可达120多万亩,农机户纯收入达800多万元。

  近年来,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黑龙江垦区因地制宜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装备,并自主消化、创新使用新技术、配套新装备,农业机械化水平已处于国内领先。呼伦贝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大兴安岭两侧,耕地面积2400多万亩。这里地势高、气温低,特别是岭北,农时短、积温低,农作物比较单一,主要种植的作物是大麦小麦和油菜,与黑龙江垦区种植的同类农作物种管收时段大约错后一个月的时间。由于呼伦贝尔市广大农村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化程度较低,当地农垦的农机化水平虽然较高,但大型机械拥有量明显不足。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的大型农业机械开始利用农时差进入呼伦贝尔跨区抢收麦类作物和整地作业。黑龙江垦区的大型农业机械在麦收和夏整地结束后,便来到呼伦贝尔为当地的农民和农场进行代收和代耕服务,20日以后,再返回黑龙江垦区进行秋收作业。拥有大型收获机、拖拉机的有机户一年实现了两季、三季作业,大幅度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并增加了收入。

  在跨区作业期间,来自黑龙江垦区的大马力机群克服当地丘陵漫岗等作业困难,采取割晒、捡拾、联合收获等相关措施,保证了丰产丰收。跨区作业人员实行两班倒,收获作业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整地作业,昼夜兼程,一天作业1200多亩。全部作业坚持标准化作业,作业标准高、质量好,令当地农场和农民赞叹不已。呼伦贝尔当地的农机户在黑龙江垦区大马力跨区作业的启示下,也准备明年利用农时时差,组织精良机械和技术能手赴黑龙江农村尝试跨区作业。

  黑龙江垦区农机到周边地区跨区作业,直接起到了技术示范作用,提高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海拉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告诉记者,黑龙江垦区的大马力机械跨区作业,从技术方面,从人员素质方面,从标准化作业方面,对海拉尔农垦起到了促进提高和带动辐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黑龙江垦区赴呼伦贝尔地区作业面积将超过120万亩,农机户纯收入超过800万元。

  据有关方面透露,两省机械跨区作业仅仅是个开始,近日黑龙江垦区农机部门组织人员已深入到呼伦贝尔地区跨区作业现场进行考察,同当地农机部门领导和海拉尔垦区的有关领导座谈交流,双方达成共识:从明年起,进一步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增加机车数量,扩大作业范围和面积。随着大范围的跨区作业,双方还形成了多方位、多领域合作的初步设想。海拉尔农垦局副局长胡家才告诉记者,海拉尔农垦和黑龙江农垦下一步将会有大的动作,如工业项目的合作、科技方面的合作、产业化方面的合作、经济联合体的合作等。

  截止到记者发稿时,黑龙江垦区出动的400多台大型农业机械已开始陆续返回黑龙江垦区所在的农场,参加农场秋收。

责任编辑: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