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哈市七成多国企完成改制
2006-09-21 09:51:2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薛婧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1日电 记者从哈尔滨市国资委了解到,2004年新一轮改革以来,哈尔滨市已累计完成国企改制1403户,占国有企业总数的77%,涉及资产492亿元,涉及职工44万人,完成职工并轨32.8万人。国有企业改革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全市通过重点企业改制引入投资达26.5亿元,转让国有资产收益达39.2亿元,多数重点工业企业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是2003年哈市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以来取得的突出和重大的进展和成果。

  重点企业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通过实践探索,总结运用了运营增值攀强发展、增资扩股战略重组、跨国重组内外互动等“十大模式”。继完成哈药集团增资扩股、哈啤集团股权转让、哈量集团跨国重组等战略改制后,又成功操作了一批重点企业改制。东轻公司实施产权多元化的整体改制,组建国有控股中外合资企业,加快超大规格特种铝合金板带材项目建设,预计2008年10月竣工投产达产。哈燃气化工总公司采取上下游企业同步改制的方式,分别引进国内行业排头兵企业进入。上游3个企业将被无偿划拨给中煤集团,3年内中煤集团将在哈尔滨形成煤炭生产能力1000万吨、甲醇200万吨、烯烃60万吨的产业规模。下游企业与大庆石油管理局重组合作,3年内哈市城市燃气气源将逐步转换为大庆天然气。哈酿酒厂将在新厂区建成后搬迁出市区,把提高产能、企业包袱、生产安全隐患、对市区环境污染等问题纳入改制改造规划一并进行解决。

  哈标准铅笔公司结合搬迁改造,兼并了已停产多年的龙江制革厂,既解决了企业搬迁建设用地问题,又盘活了龙江制革厂的闲置资产,在拓宽自身发展空间的同时带动另一户企业的改制。哈尔滨水泥厂通过出让给同行业强势企业的方式完成改制,不仅盘活了国有资产、妥善安置了职工,而且及时接续了资金链,遏制了亏损问题,使产业得到了更大发展,形成多赢局面。

  各项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哈市把剥离企业办社会、主辅分离等配套改革与产权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今年1~8月份,市属企办学校已基本分离移交完毕;年度计划中的6所企办医院分离全部启动,预计到年末可以完成8所企办医院的分离;完成了120万平方米供水和45.8万平方米供热及物业的分离移交,余下企业的供热、供电等分离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5户辅业企业的改制进入实施或收尾阶段。2004年新一轮改革以来,全市累计剥离71所企办中小学校、19所企办医院和17所企办公安机构,完成了31户辅业企业改制和40%以上企业的水、电、供热和物业分离。

  企业债务处置取得显著成效。为打开长期困扰企业的“债务链”,进一步加强与资产管理公司沟通协商,推进债务和解工作。今年1~8月份,共协商处置企业不良债务本息合计达10.21亿元,既为国企改革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保证了金融机构的利益。2004年新一轮改革以来,全市已累计回购企业金融债权37亿元。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