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绥棱延伸产业链条 木材精深加工年"吃"废料8万立方米
2006-09-27 11:01:2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金凤 李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9月27日电 近年来,绥棱县主打木材精深加工牌,扶持帮建木材精深加工企业“上马”。如今,当地以边角废料为原料,进行精深加工企业已有14家,年吞吐量达8万立方米,生产2400吨圆木棒、木粉、油画笔杆、铸塑手柄、化妆手柄等产品,全部销往美、日、韩等国,年赚外汇额2100万元人民币。

  绥棱县年产优质木材15万立方米,还有枝丫、树皮、锯末等剩余物40多万立方米,当地依托资源建起了滨北最大的木材批发市场,年木材集散量在100万立方米,但木材产品多为粗加工,利润占有率过低,且大量的锯材剩余物都被当作烧火材,以低廉的价格卖掉。

  拉长木材产业链,搞精深加工。该县鼓励投资者搞压缩板、密度板加工,加大边角废料的再利用率,并着力吸引资金、技术和能人,搞锯材收入剩余物加工,力争将有限的木材资源“吃干榨净”。

  兴奇木制品厂是这个县在1997年以优惠政策,吸引齐齐哈尔客商投资创建的。如今,“兴奇”已成为当地“烧火材”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平时废弃的边角废料,经过30多道工序后,几百种规格的圆木棒,魔术般的滚了出来。下一道工序是开发环保型油画笔杆、铸塑手柄、化妆手柄等产品。据介绍,仅该企业年加工边角废料1200立方米。500吨产品全部销往韩、日、美等国家,收入在350万元人民币。

  在龙头的带动下,绥棱县锯材剩余物加工业呈蒸蒸日上趋势。14家锯材剩余物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盛开”。年消化掉8万立方米的锯材剩余物,带来外汇收入2100万元人民币,且产品全部是订单式生产,处于“零库存”状态。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