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9日电 9月26日清早,宾县平坊镇十里八村的农民和300多名中小学生就赶到了平坊镇中学的大操场,观看县里来的“法律知识大篷车”的精彩演出。小品《打工在外》、二人转《谁来养爹?》和快板书《法律在身边》,把法律常识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时而人们笑弯了腰,时而感同身受地热泪盈眶。
每个村民入场后都会收到一份《新农村建设法制宣传单》,上面生动翔实的以案说法让农民朋友一目了然。
一个小时的节目结束了,但是村民们并没有离开操场,而是三五成群的围在操场周围的新农村法制教育漫画展板前,认真地看,有的人还拿着笔记本一个一个地记录,律师咨询台前更是围了一圈又一圈。
拿着小本儿在记录的村民黄四贵说:“随着土地承包和农村劳动力输出,农民对法律知识的需要真是如饥似渴呀,尤其是外出打工,不懂法就要受气,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护,这回我把农民工维权的相关法律常识都记下来了,这回再出去,心里就踏实多了。”
在演出现场,省司法厅副厅长王相英向记者介绍,法律进乡村是黑龙江省开展“法律六进”中的一部分,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增强农民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年来黑龙江省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有的领导对农村法制建设意识淡薄,有的单位工作落实不到位,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踏踏实实地把法制宣传教育落到实处,坚持学用结合、把普法与农村、农业和农民生产活动同步进行,积极为农民提供及时快捷的法律帮助和法律服务。
宾县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跃民说,宾县的“大篷车乡村行”计划用3年时间走遍全县17个乡镇143个行政村,把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送到农民家中。县财政出资20万元购置一台大篷车,司法局制作宣传板,税务、计生、教育等13个部门制作宣传展板。并用市场经济规律来筹集农村法制教育经费,各职能部门集资10万元,既解决了经费问题,又使法制宣传由“一家唱独角”变为“多家大合唱”,发挥了整体功能,形成规模效应,这种模式为农村法制宣传提供长效保障。
记者从省司法厅法宣处获悉,牡丹江市、绥化市、五常市和海伦市等地都已根据各地的不同特点,探索和总结出了一套实用有效的农村法制宣传经验,并在经费和机构设置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新农村法制建设的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