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2日电 今年,全省禁种铲毒工作又创最新纪录——全省零星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平均下降61%,重点地区下降70%。经过地面踏查和卫星遥感检测验证:非法种植的毒品原植物在成熟之前全部铲除,无一株毒品原植物被种毒分子收获,实现了国家和省禁毒委年初确定的“零产量”的工作目标;大兴安岭、七台河等几个重点地区继续巩固“零种植”的禁种成果,受到国家禁毒委和公安部的充分肯定。
黑龙江省因地理条件适宜,非法零星种植罂粟一直是全省禁毒工作的老大难问题。2006年初,国家禁毒委将黑龙江省一些地方列为禁种铲毒重点整治地区,要求黑龙江省今年实现“零产量”,3年之内实现“零种植”。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禁毒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守土有责”的原则,广泛开展禁种宣传教育,反复组织人力踏查,对重点区域落实专人死看死守,最大限度地消除死角死面,使种毒违法犯罪活动受到了有力的震慑和遏制。
为保证今年禁种铲毒工作取得预期成果,全省上下普遍加大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全省10个重点县、区、林业局开展了“百千万工程”大行动,组织百名民警、千名干部、万名群众参加踏查铲毒统一行动,发现一株铲除一株,不留角落。今年全省上下累计投入禁种铲毒经费达1000多万元,是近年来投入经费最多的一年。
为了彻底改变“年年铲、年年种”的被动局面,全省各级禁毒部门广开线索渠道,落实破案承包制和有奖举报等办法,充分调动专业力量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强化种毒案件的侦查破案工作,加大对种毒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今年前10个月,全省禁毒部门共侦破种毒案件36起,捕获种毒犯罪嫌疑人22人,收缴种子3.61千克,缴获毒资2.3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