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6日电 从改制前一月一次的成本核算到现在的一天一核算,从日生产五六千根冰棍的人工生产到现在半天生产1万根冰棍的流水线全自动机器生产,从为数不多的传统冷饮品种到目前的六大类80多个品种,改制之后的南极冷饮有限公司正在以年均5%的速度逐渐实现着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的同步递增。今年前9个月,南极冷饮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
改制后人人都爱护企业
作为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牌名企,改制前的南极冷饮厅从未出现过亏损,但许多职工觉得企业效益增长速度还应该更快。今年3月30日,“南极”带着980万元评估资产和82名在职职工完成了由国有企业变身为股份制企业的改制,实现了职工全员持股、无一人下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格局。从此,“向管理要效益”从口号变成了工作习惯。董事长闫桂兰说,改制前的管理比较粗放,现在职工们“精耕细做”,仅制作羊肉串一项毛利润就比改制前提高了10%,销售额则每天增长了1000元左右。另外,改制之前“南极”的成本核算是一个月一次,而现在是一天一次。每天交接班时,两个班组都会认真负责地对原料及成本进行认真核对。一名职工的话代表了所有员工的心声:“现在的企业是我们自己的,每个人都有责任爱护。”
上马硬件提升企业竞争力
从2005年2月末开始进行资产评估后,“南极”便确立了股份制改革的目标。为了加快“南极”的发展,去年企业用30多万元购进了一条全自动冰淇淋生产流水线,同时还在生产车间新建了一个冰库和一个仓库,这些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冰棍生产速度由原来一天人工生产五六千根提高至半天生产1万根,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减少了成本,提升了产品质量。去年11月,“南极”通过了“QS”冷饮产品市场准入认证,推动了“南极”的经营管理迈上新台阶。建连锁店实现品牌增值
在扩大生产之后,“南极”又开始在产品品种上花心思。今年8月份,他们研制的朗姆冰糕和蜜豆冰糕一上市,便得到了消费者青睐,旺季时每天能销售150多公斤,两个新品种销售量占到冷饮总销量的20%。现在“南极”的冷饮产品已经形成了冰点、小冰点、冰棍儿、冰糕、三色冰砖、冰淇淋等六大类80多个品种。
闫桂兰说,改制之后的“南极”,职工的平均月工资1200元,收入比以前提高10%,福利待遇也随着企业的红火发展逐步提高。目前“南极”冷饮厅所在地区的市场已经趋近于饱和。为开拓新的销售渠道,他们已经开始向酒店销售冰糕,并且正在选址,力争3年内在哈尔滨市开设两家连锁店,实现“南极”品牌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