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专家:国际教育交流须规范
2006-10-19 06:31:2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李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资料片

  东北网10月19日电  18日,在黑龙江省教育国际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外高等教育研讨会上,部分参会的中外教育工作者肯定了互派留学生、院校间合作办学促进各国吸取优秀教学经验,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所取得的可喜成绩,同时也指出个别留学中介机构的不正规和个别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只收费却缺乏对学生的管理等问题制约了我国国际教育交流的健康发展。

  个别留学中介机构  “忽悠”家长赚黑心钱

  近年来,由于留学中介机构不规范,造成学生交了中介费出不了国、出国后发现与中介所宣传的学校条件相去甚远等问题屡见不鲜。

  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教国际主要开展的是中美两国之间的教育交流工作。在他接触的留学中介中,不乏一些不正规、管理不规范、信誉度低的中介。有的中介没有合法的审批手续,他们通常看准了一些在国内学习成绩并不好,但却一心想出国深造的学生和家长的心理,极力游说,吹嘘自己受某个国家大学的委托,并保证签证通过率100%。当学生交纳了高额的中介费用后,却根本就出不了国,因为中介没有合法的审批手续不能办理留学。

  还有一些没有责任心、信誉度低的留学中介,在进行招生宣传时,夸大其词,将国外一些三流的高校宣传成了顶级的大学。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什么详细的课程安排,甚至连教师都没有专业的资质证书。所以,也曾经出现过一些学生因为无课可上逃回国内的事情。即使有的学生坚持到了最后,也因为没有在一个正规的教学环境下学习,而拿不到学位证书。

  个别中外合作办学  只收费不管理

  目前,我国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主要途径是中国学生到国外高校留学和中外两国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两种。其中,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黑龙江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姚洪滨处长告诉记者,我中外合作办学从1995年哈尔滨恒星外国语学院与英国合作成立独立设置的办学机构开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目前,全省共批准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1个,36所高校与15个国家67所大学(学院)开展了联合培养学生项目230个,招收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近5万人。虽然,我省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我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工作开展还很不平衡,少数学校缺少对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整体规划,相关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尚不健全。其次,少数学校对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认识不足,存在只重视学生派出,忽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没有从学校长远发展考虑,通过派出去,请进来为办学双方将来在教学、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提供平台。普遍存在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分布不合理,合作模式单一。

  一些合作办学院校存在只收费不管理的现象。甚至,有的学校打着中外合作办学的牌子进行招生,降低分数收取高额的费用,出现中外合作办学录取的所谓“留学生”比普招本科生分数低的怪现象。

  “引进来”教育  国内上学发国外证

  在今天的研讨会上,针对目前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国与会的教育专家纷纷呼吁,各国都要采取各种措施来规范教育市场。

  来自新西兰大使馆的官员Jona thom·Watt表示,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各国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推动各国教学改革,培养各国经济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和紧缺人才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可是,这种交流与合作要在一个规范的前提下进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黑龙江省教育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姚洪滨处长也表示,为了保护好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阵地,我省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规范这个教育市场,确保国际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首先,在审批的环节上要严格把关,做好各种留学中介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审批工作。其次,要求中外合作办学院校,要严格执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计划。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院校招收的学生必须单独编班,单独编制教学计划,外语实行小班授课,尤其要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再有,就是要维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在他们的权益遭到侵犯时,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并马上采取一切措施,进行解决。同时,要对留学中介市场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日常的监管,发现不合格的,坚决予以取缔。此外,我省还将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不出国的留学。即把国外院校的课程、教材和部分师资引进来,学生可在我国境内完成学业,毕业后颁发国外院校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责任编辑:李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