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候选人朱恒武:好人护山村!
2006-10-22 13:16:2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周雪莉 慕海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2日电 与朱恒武联系是一件艰难的事,赶上农忙,朱恒武帮亲戚割麦子已经干了好几天了。农田离家有十几里地,手机没有信号,他常常在农田的窝棚里过夜。

  “搅得村子不得安宁的恶贼让我抓到了”

  说起那场惊心动魄的搏斗,朱恒武总是谦逊“没啥没啥”,但他的妻子至今说起那件事还透出几分担心与后怕。

  2005年8月,尚志市元宝镇前进村村委会接到镇派出所的通知:有几个歹徒可能潜伏在前进村附近,居民们要加强防范,发现情况及时报告。消息传来,家家戒备森严,人人夜不出门。

  13日下午,朱恒武在自家的玉米地侍弄庄稼时,突然发现10米远的地里传出阵阵响声,他闻声看去,一名男子手握尖刀,神情惊慌,他的面貌特征与歹徒的照片十分相似。歹徒见朱恒武发现了他,恶狠狠地说:“你别过来,否则我杀了你!”朱恒武镇定地高声呵斥:“把刀放下,你跑不了了!”歹徒见无法说服朱恒武,挥舞着刀向他刺去,朱恒武赤手空拳躲闪着歹徒的尖刀,身上被划出了一个个大口子,左眼角被刀刺伤,鲜血模糊了他的双眼,他用袖子擦了擦,继续与歹徒搏斗。

  朱恒武的顽强与不屈让歹徒怯步了,他看着眼前血淋淋的汉子犹豫了,凶狠的眼神透出了绝望,就在歹徒犹豫之机,朱恒武一脚将他揣倒在地,死死地按着歹徒,大声呼救。附近农田干活的几个农民闻声赶来,合力将歹徒押送到派出所。

  朱恒武穿着被划成布条的衣服,满脸鲜血地回家了,家人被他的样子吓坏了。他的第一句话是:“媳妇,那个搅得村子不得安宁的恶贼让我抓到了,我和大伙把他送到派出所了。”

  朱恒武抓到歹徒的兴奋劲没过,就被妻子拉着去了医院。医生看着他左眼角的伤说:“太危险了,刀口再低一点儿,你的左眼就永远看不见了。”经医生检查,朱恒武身上大大小小的刀伤有十处之多。

  经查,这名歹徒系公安机关通缉的魏某,魏某还有3名同伙在逃,4人在尚志市杀人抢劫后又在二龙山村抢劫出租车,并将司机打成重伤,逃往偏僻的山区。因魏某会游泳,他只身一人游过黄泥河,逃到前进村。魏某的落网使案情有了重大突破,随后,3名同伙相继被公安机关抓获。

  “奖金不能花,留给后代作激励”

  朱恒武的妻子说,至今想起这件事,她浑身直冒冷汗。朱恒武是全家的顶梁柱,一家老小都靠着他养活,他要是出了事,这个家就垮了。朱恒武对此却不以为然,“通缉令公布后,整个村子人心惶惶,看见歹徒时,我只想抓住他,让村子重获安宁,当时只顾着抓歹徒了,刀子划在脸上、身上竟然没啥感觉。”

  朱恒武勇擒歹徒的事迹传遍了前进村,每次受到大家的夸奖,朴实的朱恒武脸红地说:“这都不算啥,不管谁遇上了,都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歹徒逃走的。”2005年10月,哈尔滨市委政法委、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市见义勇为奖励基金会授予朱恒武为哈尔滨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奖金为2000元,并颁发奖状,这是朱恒武平生第一次获大奖。拿着奖金回到家,他立即把奖状挂在墙上,仔细端详了好半天,他又把钱交给媳妇,嘱咐她说:“这钱谁也不准花,它是我的荣誉,咱得留着,留给子孙后代作激励。”

  今年9月末,中宣部、中央综治委、公安部和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第十次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和先进分子评选表彰活动”启动,朱恒武成为全国57位候选人之一。消息传来时,他正在地里干活,回到家后,妻子准备一桌好菜为他庆祝,喝了二两白酒后,朱恒武高兴地说:“我还能当选‘全国见义勇为英雄’?这点小事根本就比不上那些受重伤的英雄们。不过,要是真选上了,咱们一块去北京领奖,我还没去过北京呢!”这个晚上,朱恒武像往常一样呼呼大睡,而妻子兴奋得整夜未眠。第二天天不亮,他又到农田里干活去了。

  据介绍,朱恒武之所以能当选“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的候选人,在于他代表着淳朴正直的现代农民形象。他只有初中文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农民在面对持刀歹徒时能临危不惧,奋不顾身。他们朴实却有着耿直的性情,他们忠厚却有着一颗正义之心。

  “好狗护三邻,好人护三村”

  在妻子心中,朱恒武是家里的顶梁柱,是父母的孝顺儿;在村书记王东升的眼里,他是村里的热心人。王书记说,朱恒武不爱说话,性格有些内向,但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找朱恒武,他家的门经常不上锁。村民孔德生家人多,春天时因资金周转不灵没钱种地,他找到朱恒武,朱恒武二话不说,拿出2000元钱帮他买了种子、化肥;村里的路常年没人管,到了雨季泥泞不堪,朱恒武做通村民工作,动员大家集资修路,开工那天,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开着拖拉机和大家一起义务修路;每年过节,朱恒武都把村里的两位“五保户”接到家中,一起吃年夜饭……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