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环保志愿者发出倡议 万人签名呼吁叫停“猎捕野猪”
2006-10-23 05:56:08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永志 刘泽宁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3日电 22日上午,“绿色龙江”青年环保组织的30余名志愿者,在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开展“保护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活动,通过宣传、讲解、签名等方式号召市民“保护野猪,爱护动物!”

  当天,近万名市民签名倡议“停止猎杀野猪”。

  现场宣传

  引来万人驻足

  当天9时,活动还未正式开始,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展板前就吸引了众多市民,有很多是父母领着孩子前来观看。

  “绿色龙江”的环保志愿者们向过往行人介绍说,目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令人担忧,滥捕、滥杀、滥食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使一些原本分布广、种群数量较多的物种急剧减少,许多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处境更加艰难,当今世界每天都有约100个物种灭绝。

  据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对我国53种野生动物调查发现,这些野生动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野外,其中有14种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目前,在我省牡丹江、鸡西等部分地区,野猪正遭“合理”猎捕,由于野猪是野生东北虎的主要食物源,志愿者们号召市民一起抵制猎杀野猪的行为,保护野生动物!

  听着志愿者们的宣传,市民们纷纷在“不要猎杀野猪,保护野生动物”的条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当天,近万名市民签名倡议“停止猎杀野猪”。

  厨师号召:拒食“野生动物”

  哈尔滨市某烹饪学校的烹饪教师姜新海看到环保志愿者们宣传保护野生动物,也加入到宣传行列,呼吁有关部门叫停“猎捕野猪”决定。作为一名厨师,姜新海强烈抗议猎捕野生动物的做法,号召市民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姜新海今年50岁,从事厨师工作已有20多年。身为厨师的他曾宰杀过不少野生动物,但近几年,即便是野鸡、野鸭这样的“野味”也很少见了。姜新海说,据他所知,目前我省一些地市的旅游景区饭店还有经营“野味”的。饭店一般都从非法偷猎者手中购买“野味”,有狍子、野猪、飞龙等。各类“野味”店看人卖“菜”,如有需要食“野味”的一定要经熟人介绍才行,否则不予接待;在加工野味方面更是保持高度警惕,为时刻提防执法人员的检查,一般都另外设置厨房。他深有感触地说,野生动物杀一只就少一只,所以保护野生动物要从不食用它们做起。

  姜新海现场向市民发出倡议:铲除传统的饮食陋习,改变滥吃野生动物的消费观念;从自身做起,抵制捕杀、出售野生动物,以实际行动保护野生动物。

  “不要伤害动物让野猪回家”

  9时40分,哈市的赵永福老人领着5岁的外孙女来到活动现场。当看到一幅小鸟被粘在粘网上的照片时,小女孩忙问:“小鸟被粘住了,不是不能回家了吗?那它的爸爸妈妈多着急啊!”赵永福老人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应该保护动物,不然动物就越来越少了。野猪也是一样的,应该受到保护,不该被猎杀。随后,孩子在条幅上认真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志愿者送给她一个小兔子面具,她高兴地将面具戴在头上说,她要和小动物做朋友,还要告诉小朋友们都不要伤害小动物,“让野猪回家”。

  

  野猪吃粮食是因为它太饿了!

  来自牡丹江农村的哈市某高校学生张彪看到此次活动后,主动要求加入志愿者行列。据他了解,野猪吃庄稼是因为它太饿了!

  张彪说,每年深秋的时候,他家所在的村子偶尔也有野猪来偷吃庄稼。但村民们从来都不伤害这些野猪,只是用放鞭炮或用木棒驱赶等方式把它们撵跑。他听长辈们说,粮食糟蹋点就糟蹋点吧,野猪也只有每年的这个时候,才会下山偷吃庄稼,那因为它们太饿了!

  市民呼吁

  “杀戒”不能开!

  此次“呼吁停止猎杀野猪,保护野生动物”的宣教活动不但吸引了孩子,还吸引了众多老年朋友,他们纷纷表示,为了子孙后代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绝对不能随意捕杀野生动物,希望有关部门立即收回“捕杀野猪”的决定。

  今年65岁的伞大爷在看完图片后表示,自然界自有它的平衡法则,人类绝对不能随便开“杀戒”。现在,有些部门认为野猪多,便下令捕杀野猪。但是,如果“杀戒”开了,而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用不了多长时间,野猪也将成为频临灭种的动物。人们应该给野生动物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多给野猪一些生活空间,它们有自己的活动空间了,有食物吃的了,也就不会出来吃庄稼了。

  今年61岁的哈尔滨市退休教师刘振宇老人,家住在中央大街附近。看到近万名市民签名呼吁“停止捕杀野猪,保护野生动物”,他向活动组织者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也想做一名环保志愿者,为保护动物,保护我们的家园尽一点力。他希望人人都能加入到保护动物的行列中,停止捕杀动物。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