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让农民丰收又增收 黑龙江全力拓宽余粮销售渠道
2006-10-23 14:52:0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付立中 黄春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3日电 金秋时节,黑龙江省农民又迎来一个丰收年。当前正值秋粮购销期,今年黑龙江省秋粮购销形势如何,三大当家粮食品种的市场价格将呈何种走势,各级粮食部门将采取什么措施,不仅帮农民将粮食卖出去,而且能卖上好价钱,让农民丰收又增收?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省粮食局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局长金辉。

  记者:今年黑龙江省秋粮购销的总体形势如何?

  金辉:来自权威部门的消息表明,预计明年全国粮食总需求为5000亿公斤,产需缺口为100亿公斤。随着净进口数量的增加,国内粮食供求矛盾将得到缓解。今年预计全省粮食总产为378亿公斤,比去年增加18亿公斤,三大品种呈现两强一弱的走势。

  记者:黑龙江省三大当家粮食品种水稻、玉米和大豆的市场价格走势将会怎样?

  金辉:预计今年黑龙江省水稻购销价格将在较高价位平稳运行,开价略高于上年。集中上市后,购价可能出现阶段性小幅下行。明年3、4月南方主销区高水分水稻谷消费后,会有小幅上扬,但普通品种上扬幅度不大,优质品种和品牌稻米的价格走势要好于普通品种。

  近年来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能力迅速扩大,今年加工能力就增加100多万吨。经营企业去年在玉米购销中普遍获利,今年入市抓粮意愿强烈。而去年玉米价格逐渐走高的过程,又使农民惜售盼高价的心态增强。这些因素都预示着今年玉米收购价格将继续走高,预计新粮开秤价将明显高于去年,但上升空间不会太大。

  近期美国大豆正在收获,丰收已成定局,这将决定我国大豆价格在目前价位上震荡。黑龙江省部分经营企业上年购入的大豆还未销售完,并发生了亏损,企业入市收购态度会更加谨慎,开秤时价格略低于去年。由于大豆产量低,今年又遇灾害天气,农民希望大豆价格能高一些。这就决定了购销走弱,收购期还要像去年一样拉得很长。

  记者:面对这样的市场形势,为使农民手中的余粮顺畅销售、高价销售,粮食部门将怎么做?

  金辉:确保农民余粮顺畅销售,并卖上个好价钱,是我们粮食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我们要在以往全力为农民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做好支农服务。首先各级粮食部门要为农民和粮食经营者及时提供粮食信息,将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利用《龙粮网》、农民“粮食信息咨询服务热线电话”等信息平台,对粮食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发布,引导农民把握市场行情,自主决定何时卖、卖多少、什么价卖,既不盲目抛售,又不盲目待价销售,即适时适价卖粮。其次要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将通过举办技术讲座、印发宣传单和组织技术人员走村入户等方式,指导农民提高粮食保管技术,实现粮食提质增收。另外,将为农民、粮食经营者和加工企业提供设施、场地服务。第三要指导粮食购销企业搭建平台,更多地引进客户,拓宽农民余粮销售渠道。

  记者:省外粮食市场一直是黑龙江省粮食的主战场,在粮食产销合作方面今年黑龙江省有何新打算?

  金辉:今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和商品量都创历史新高,有200多亿公斤粮食要销往省外,粮食外销任务将更加繁重。因此,今年我们还要继续办好“2006·黑龙江金秋粮食交易洽谈会”,在巩固南方主销区市场的基础上,向西北、西南销区扩展,进一步扩大黑龙江省粮食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同时,我们将发挥优势粮食品种、仓储、信贷资金的优势,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加工转化基地;将利用我们的资源优势与销区企业建立经济联合体,开展联营合作。

  记者:作为黑龙江省粮食购销的主力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将在今年的秋粮购销期间发挥什么作用?

  金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将进一步发挥主渠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搞活粮食购销,对不同的粮食品种分类购销经营。对水稻品种,要重点以为储备粮轮换提供粮源和为各类加工企业开展代收、代储为主开展经营。有大米加工能力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掌握必要的加工粮源,实现加工增值;对玉米品种,要充分利用烘干设施和场地优势,主要采取为大型加工龙头企业和贸易企业代收、代烘、代储等方式开展经营;对大豆品种,要在经营观念上重新定位,要主动出击,开辟销区市场,采取灵活多样的购销方式,力争大豆购销有一个新突破。

责任编辑:孙岚